内容预览:
侯森林,刘大伟,费宜玲,王滨(1野生动植物物证技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23;2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23)0 引言【研究意义】羽毛是鸟类皮肤的衍生物,可分为正羽、绒羽和纤羽。羽毛显微结构在不同鸟类中存在明显差异,是鸟类鉴别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为其种属鉴定提供科学依据(夏晓飞等,2011;周用武等,2018)。羽毛是鸟类案件现场较易发现的物证,但很难通过宏观形态确定其所属种类,因此开展鸟类羽毛显微结构研究,不仅对利用羽毛来确定涉案鸟类的种属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为案件侦破提供更多可靠的科学依据。【前人研究进展】目前,针对鸟类羽毛显微结构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羽小枝结构,并对一些可测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普遍认为羽毛的微观结构可用于鸟类种属鉴定(侯森林,2014a,2014b),研究涉及物种包括鸮形目鸟类(蒋敬和周用武,2015)、鸡形目鸟类(侯森林,2016)、鹤形目鸟类(侯森林等,2018)、鸻形目鸟类(夏晓飞等,2019)及雨燕目鸟类(王俊杰等,2020)等。已有研究证实,在羽毛显微结构的多个指标中总有某些指标可为物种的鉴定提供科学……
新来的客人【点此注册】查看文章
已注册会员【点此登陆】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