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文_潘铎印近日,《半月谈》刊文谈干部贪腐“35 岁现象”:少数年轻干部在现实世界贪污腐化,于虚拟世界追求“刺激”;行政级别普遍不高,涉案金额却不一定少;“临时身份”的年轻政府雇员,成腐败治理薄弱区。新型代际特征,凸显腐败治理新态势,检验腐败治理新效能。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正处在长本事、长才干的大好时期,本应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如饥似渴地学习,一刻不停地提高,立足岗位积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宗旨。但现实中,少数年轻干部“刚踏上仕途,就走入歧途”,出现贪腐“35 岁现象”,令人扼腕叹息。今年年初,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反腐专题片《零容忍》中,安徽省滁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原工作人员、1995 年出生的张雨杰,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却在不到3 年里,400 多次将手伸向公款,累计贪占6900 多万元。还有媒体报道的贵州省思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90 后”女出纳员张艺,因贪污40 余万元民生资金被查,案发时年仅25 岁,工作还不满1 年。年轻干部青春无价、前程似锦,“前脚刚踏上仕途,后脚就走入歧途”,是莫大的悲哀!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肩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重任,本应公正用……
新来的客人【点此注册】查看文章
已注册会员【点此登陆】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