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广场社区党支部书记述职报告
2007年度,根据市委组织部的安排和街道党委的调整,我担任和平街道广场社区党支部挂职书记,一年来在街道党委的领导下,以团结、务实的态度带领社区两委一班人围绕加强社区党建,促进社区服务这一中心工作,本着“以人为本、力行服务”的宗旨,以团结务实的工作态度,积极探索新时期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党员管理为抓手,以巩固提高五好社区党支部创建成果为载体,以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和质量及深入开展实施社区党建“创新工程”活动为突破口,以扩大党的覆盖面、增强凝聚力为目标,保证和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社区党建工作新路子。在工作中,坚持理论联系指导实践,始终以为居民群众和驻辖区单位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己任,着力体现社区连接党和政府与居民群众桥梁纽带作用。
挂职社区党支部书记以来,我始终将加强学习,勇于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综合素质和为民服务水平做为根本。在工作中,以强化党员队伍管理、提高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提升社区办公条件和为民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社区自身建设为重点。截止2007年11月,社区党支部共有在册党员35名。针对党员多、特别是老党员多的实际,在积极探索和实践的前提下,我会同支部一班人按照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的原则,支部将在册党员按照不同类别,划分为3个党员小组,并经民主选举产生了各党员小组负责人,从而确保将支部全部党员纳入规范化管理。
社区办公场所问题是长期困绕社区建设的核心,是制约社区发展的瓶颈,2007年3月,到任广场社区后,我将解决社区办公场所问题列为重中之重,经多方协调,2007年5月,本着“共驻共建”的原则,在驻社区单位—地区中国银行的大力支持下已解决办公室四间,目前社区拥有了近100平米的办公室,已搭建一站式便民服务平台。社区解决了办公用房的问题,告别了冬季加火的平房,搬迁到新的办公室办公,同时进一步改善了办公设施。使社区的办公条件达到了新水平,社区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2007年,社区接待了自治区、地区有关部门的工作检查和调研,受到了好评。
目前社区有各类志愿者服务组织2个,志愿者人数达60多名。采取自营、共建、挂靠等多种形式开办了劳务派遣、居民小区物业管理、社区馍馍加工等社区经济和服务实体。同时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党建联席会和社区建设协商议事会机构。使其充分发挥在社区建设发展中的作用。现将一年来学习、工作、党廉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结合实际,认真扎实工作,不断推动社区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积极探索积累社区党员管理途径和模式。社区党支部针对社区党员成分复杂,难管理的状况,积极探索和积累新时期社区党员管理的途径和模式,社区党支部不等不靠,采取有效措施,大胆实践,积极摸索和积累新形势下社区党员管理的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支部按照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的原则,我带领支委对支部在册党员进行了细致的摸底普查,进一步详细的掌握了党员的情况,在此前提下,支部于2007年4月,将支部党员按照不同类别划分为三个党员小组,即支部在职党员小组、支部下岗职工党员小组、支部复转军人党员、离退休职工党员小组,并召开党员大会,民主产生了各党员小组负责人,为确保对各党员小组的指导和管理,支部支委成员分别包一个党员小组,参与其学习和日常管理工作。支部定期召开支委会议,听取支部委员和各党员小组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各项工作。通过这一管理模式,确保了将支部每一名党员都纳入了党支部的管理之中。
2、社区党支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以党员“三会一课”为重点的党员学习管理制度,认真做好绩效考核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区党支部和社区各项规章制度,着力提升为民服务的水平和工作效率质量。同时积极探索新时期党员管理制度和途径。如组织社区党员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联合举办座谈活动,丰富学习内容,开阔视野。按照“四环教学法”的要求组织党员收看党员电教片,注重社会实践活动。
3、支部始终将关心支部困难职工党员和家庭困难居民生活做为一项重要工作,支部以开展党员“四必访”和入户随访工作为平台,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生活情况,对存在的困难,社区党支部及时予以协调和提供帮助,同时支部在党员中开展了党员“一助一”帮扶活动,号召支部有经济能力的党员自愿帮助困难职工党员和居民。支部还采取“社区出一点、党员捐一点、辖区单位助一点”的办法,成立帮扶爱心基金,关注困难家庭生活。在社区深入学习中央印发的四个长效机制文件中,为切实做好落实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和驻社区单位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发展的积极性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社区党支部召开了驻社区单位主要领导参加的
街道广场社区党支部书记述职报告
本文2008-01-10 11:55:00发表“述职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98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