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征文:好支书***
1999年的早春,残雪还没有最后消融,但光秃的枝头已增添了一点点绿色,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时年34岁的**被任命为支部书记,接受任命的她深感责任的重大。
当时村上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有三个问题:帐、水、义务工。**就从这3个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大胆地进行了改革。
**首先加大了财务的管理力度,凡村上的重大事项,开支一律召开大会,由群众商讨决定;凡收农民的水费、电费专款专用,一律不得挪用;村上花的每一分钱、农民的往来帐都要在光明栏公布的清清楚楚;班子成员外出办事,一切都要节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她的影响下,村干部给公家办事能不花的坚持不花,能少花的多一分也不花。几年下来村上不但还了120万元的帐,而且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006年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以上。
以前,三道沟村水的管理混乱,水费开支节节攀升,1999年村民水费开支达70多万元,人均负担达800元。**大胆提出对水井进行改革,村里的几眼井全部承包给了私人,村上统一订了水费收取标准,抽水所需电费、井面部分维修由承包人自行解决。办法实施后,集体一年就节约开支6万余元,仅水费一项全村人均减负150元。收取管理费7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较好地解决了税费改革后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的难题,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2006年村用水者协会又吸纳民间资金40万元,新打机井2眼,实现了水利工程的民投、民建、民管、民用。在义务工管理方面,**带领大家积极进行改革,对义务工进行了调整。义务工由专人管理,挨家挨户调配,公平负担,当日结清,干完不奖,干不完罚,义务工分配合理了,村民出工的积极性高了。
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解决了,**开始认真思考怎样让农民富起来,她认真分析本村实际,提出了“发挥城郊优势,稳定棉花面积,提高大棚蔬菜种植科技水平,发展壮大林果业和加工番茄,突出发展畜牧业”的工作思路,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优惠政策。**带头参加农业科技知识的学习,在县农广校取得了中专文凭,全村党员干部都积极参加各种科技文化培训,每人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自己率先投资3万元建成了一座能存贮10吨鲜果的保鲜库,栽植了10亩红地球、“黄提”、“美人指”等优质新品种葡萄,经过保鲜增值,增加效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十七大征文:好支书***
本文2007-09-29 11:57:00发表“征文作品”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94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