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稳定投入增长机制的建议
摘要:当前制约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障碍,不在城市,而在农村。而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在支农资金的来源渠道中,政府财政支农资金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建立稳定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增长机制,是政府财政工作中需要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财政:支农资金:农业:投融资
农业是基础产业,其可持续发展对一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党的十六大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且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提了出来。当前制约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障碍,不在城市,而在农村。而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在支农资金的来源渠道中,政府财政支农资金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建立稳定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增长机制,是政府财政工作中需要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
一、我国政府财政支农资金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数量偏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财政支农资金的投人
数量进行了探索,支农资金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特别是“九五”时期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增
长幅度较大,但与我国农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要
求相比,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总量仍是偏低的。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1996年以来,虽然国家
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逐年增加,但其占财政支出
的比重只是维持在8%左右。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情况
单位:亿元
支量农生生产支 农业科技 用于农业支
。\ 砑 国家财政用
出和农#木轲气 农业\ 于农业的支 基本 三项费用 出占财政支
、 出合计 量辱部n的摹生 建设支出 支出 出的比重
年 \ 羹
l996 700.43 5l0.07 141 5l 4.94 8.82%
1997 766_39 560.77 159.78 5.48 r.妣
l998 ll54.76 626 02 460.7o 9.14 10
1999 lo85.76 677.46 357 00 9.13 8.23%
2000 1231.54 766.89 414 46 9.78 7.7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
2、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
从上表中可看出,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
构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一是政府财政农业支
出中用于人员供养及行政开支部分大体保持在
60%以上,而用于建设方面的支出比重偏低,只维
持在30%左右。二是在财政农业建设性资金中,
用于大中型带有社会性的水利建设比重较大,而
农民可以直接收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比
重较小。据统计,1996—200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
排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1 100多亿元,约占
中央农业基本建设投入总量的70%。1996—2000
年,中央财政共安排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投资230
亿元,占同期中央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14.3%。三
是在政府农业投入中,直接用于流通环节的补贴
收稿日期:2005-12-19
作者简介:刘建//~.(1963-),男,山东昌乐人,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财经问题的研究。
· 85 ·
潍坊学院学报 2006年1月
过高。1998年以来,政府财政支农投人中,每年用
于粮、棉、油、糖流通的补贴在500—700亿元之
间,占政府农业支持总量的30%以上。而一些关
系农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项目,
如农业品质改良、重大病害控制、食品安全保障、
执法体系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或者没有
财政立项支持,或者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四是用
于农业科研开发及推广的资金较少,仅占支出总
量的0.7%左右,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对科技进
步的需
建立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稳定投入增长机制的建议
本文2007-08-12 11:47:00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92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