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构建惩防体系应认识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将制约机制植入管理流程
一个时期以来,企业的监督保证工作一定程度地停留在思想要求的层面上,没有很好地落实到管理流程的具体环节过程中,监督工作被表面化,客观上形成了“两张皮”的现象。企业反腐倡廉工作普遍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的问题,究其根源就是反腐倡廉的制约机制同企业的管理流程没能有效地实现兼容并网,故而监督控制的制约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企业构建惩防体系必须首先从根本上解决“两张皮”的问题,把制约机制有效地植入到管理的流程中,使管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包含监督制约的内在机制,真正做到防范控制无遗漏。
把制约机制植入到管理流程中应力求体系上的完整性。在资本结构上,努力实现资本的多元化,逐步形成出资人相互制约的资本管理和宏观管理的控制体系,克服独断专行,加强决策管理,防范决策风险。在管理构架上,不断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现代企业制度,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责权限,合理分权,相互督促,强化责任意识。在管理运行模式上,确立科学先进的管理流程,注重流程管理自身的相互制约作用,并在流程中设置必要的监督岗位,强化监察职能,行使监督制约,使管理的全部流程都包含监督制约的控制机制。在技术手段的运用上,充分发挥网络系统的作用,使监督制约更加便捷准确。这样,监督制约机制在同管理流程的融合过程中,得到了相互补充和完善。同时,注意把握制约机制和管理流程的规定性要求,其制订和修正必须由严格的程序完成,不得随意修改。
二、使制度建设做到具体量化
《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和《实施纲要》等制度从宏观上和根本上对廉洁从业和监督制约做出了明确规定,作为企业在贯彻执行这些规定的过程中,要制定出更加具体的实施细则,使之成为可操作性的量化标准。重新审视企业以往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其突出问题就是缺乏具体量化的科学标准,往往是原则定性的多,具体量化的少,忽略了质与量的辨证关系,以致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诸多监督主体责任和权力不明确,监督对象缺乏确定性,规定内容原则化,执行缺乏程序规定,评价缺乏量化标准等问题。这种从原则到原则,从要求到要求,制度被概念化,执行中因人而异、因地而异,时紧时松、时宽时严,抓紧了就死,放松
企业构建惩防体系应认识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本文2007-07-04 10:27:00发表“工矿企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90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