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针对国有企业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栏目:工矿企业发布:2007-06-11浏览:2842下载229次收藏
     (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把党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基层和群众,必须要有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三大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关键要有一个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在中国,而能驾驭这个内、外环境的,只有中国共产党。因此,提高执政水平,加强执政能力的建设尤为重要。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国际局势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们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此外,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要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政治核心。
            从以上这段叙述来看,努力构建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显得尤为突出,在这个重大的历史课题面前,全党不可有任何懈怠,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们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南,在党的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始终坚持了两个方面的重要举措,一是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通过发展去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二是强调加强党对现代化建设的领导,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当前,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还存在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笔者长期在基层从事党务工作,通过学习十六大以来的一系列文件精神,感到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对当前在执政方面存在的问题看得很准,尤其是对基层组织存在的问题看得很透,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搞好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使基层党组织都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发挥作用。”对于党执政的基础,江泽民同志曾告诫全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重视抓基层、打基础,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众所周知的原因,国有企业在当年的计划经济中,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历史功勋是无可非议的。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党的领导方式在国企也发生了变化,党在企业的领导是政治核心领导,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党的基层组织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从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上应加以完善,党的组织机制要加以健全,党建活动要体现创新,与时俱进,真正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能打硬仗,发挥其先进作用的战斗集体。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针对国有企业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