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齿轮传动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

栏目:工矿企业发布:2007-06-09浏览:2644下载243次收藏

[摘要]本文介绍了齿轮的几种典型故障的特征及诊断方法。在齿轮故障诊断过程中,应用振动诊断方法可以解决齿轮的绝大部分问题。

[关键词] 齿轮故障;故障诊断;振动

作者简介:赵晓玲(1964-),女,南通职业大学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机械设计与制造。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设备向着高性能、高效率、高自动化和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齿轮由于具有传动比固定、传动转矩大、结构紧凑等优点,是改变转速和传递动力的最常用的传动部件,是机械设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易于故障发生的一个部件,其运行状态对整机的工作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在机械设备运转过程中,齿轮传动系统通过主、从动齿轮的相互啮合传递运动和能量,这个过程将产生一定形式的机械振动。而诸如磨损、点蚀、制造误差、装配误差等齿轮和齿轮传动系统的各种缺陷和故障必然引起机械振动状态(或信号)发生变化。因此,在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信号中,蕴涵有它的健康状态 (故障与无故障)信息,监测和分析振动信号自然就可以诊断齿轮和齿轮传动系统的故障。

2  影响齿轮产生振动的因素

在齿轮的传动啮合过程中,影响齿轮产生振动的原因很多,有大周期的误差也有小周期的误差。产生大周期振动的因素主要是齿轮加工过程中的运动偏心和几何偏心以及安装中的对中不良;产生小周期振动的因素主要有齿轮加工中的主轴回转误差,啮合刚度的变化,齿轮啮入、啮出冲击,以及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断齿、齿根疲劳裂纹、齿面磨损、点蚀剥落、严重胶合等等。其中啮合刚度的周期性变化是齿轮系统振动的重要激振源之一。它的周期性变化主要由以下两个原因所致:一是随着啮合点位置的变化,参加啮合的单一齿轮的刚度发生了变化;二是参加啮合的齿数在变化。

如图1所示,在啮合开始时(a点),主动轮齿1在齿根处啮合,弹性变形较小;被动齿轮2在齿顶处啮合,弹性变形大,而在啮合终止时(d点),情况则相反。设齿副i的啮合刚度为k1,齿副П的啮合刚度为k2,则总的啮合刚度为k=k1+k2。由图1可以看出总的啮合刚度随着从单啮合区到双啮合区而作周期性的变化。

图1  直齿轮啮合刚度变化图

 

当齿轮存在大周期故障时,如运动偏心和几何偏心,则仿真出来的齿轮啮合振动信号的频谱图形如图2所示。由图中可以知道,随着齿轮大周期误差幅值的增大,谐波分量的幅值也会线性增大。而以啮合频率为中心以旋转频率为间隔的边带频率是由于信号调制产生的,即高频的齿轮啮合频率受到齿轮的旋转频率的调制,且随着大周期误差的增大而增大。

图2  齿轮偏心时的频谱图

 

当齿轮存在诸如点蚀剥落等小周期误差时,则仿真出来的齿轮啮合振动信号的频谱图形如图3所示。齿轮在运转过程中存在小周期误差时齿轮的运转速度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论齿轮传动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