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近红外对超微粉碎处理后甲壳素粒度分布(1)

栏目:工矿企业发布:2007-06-09浏览:2735下载142次收藏

摘 要:利用超微粉碎技术对甲壳素进行微细化,研究了在粉碎过程中影响粉碎效果的因素,主要有:时间,入料量,碾轮间隙,风力等。结果表明:时间在12 h,入料0.8 l,风力为20 hz时最佳平均颗粒可以达到1500目(8.3um)的粒度。由于甲壳素是动物纤维性物质,其特点符合近红外的吸收特征,利用其特征吸收峰建立了粒度和近红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利用近红外技术可以预测微细物料的粒度分布,并且误差值在±20目。

关键字:超微粉碎;甲壳素;近红外;粒度分布 

作者简介:郭平(1981—),男,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多糖的提纯与分离。 

1  引言

超微粉碎技术(super micron--milling)是指粉碎比在300--1000之间,粉碎后成品平均粒径在2μm以下,是一种精细加工工程[1]。粉碎物料一般分为纤维性物料和钢性物料,对于钢性物料利用超微粉碎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对于纤维性物料,由于其物料特点,决定了其粉碎难度要比钢性物料大。据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论近红外对超微粉碎处理后甲壳素粒度分布(1)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