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滤汁上浮清净
1 引 言 澄清是制糖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工序。在经过压榨机或者渗出器提汁之后,混合汁必须进行澄清,以除去悬浮物、中和有机酸和降低蔗汁浊度。通常,这一步操作是通过添加石灰到蔗汁中并进行加热完成,而当这些澄清剂不足时,也添加一定的磷酸作为补充。钙盐与有机酸、磷酸盐,以及混合汁中的固体悬浮物一起在沉降器中沉淀出来,适当加入絮凝剂可以促进沉降作用,这样我们就得到了清亮的蔗汁。这些清汁从沉降器上部溢出,而含有大量悬浮物的泥汁则从下部排出。为了回收泥汁中的蔗糖,采用了带有水清洗装置的真空吸滤机。按干固物重量,将0.5~1.0%的蔗屑与泥汁混合,然后送进旋转真空吸滤机,滤泥被卸出,含糖份一般不超过1.0%。从吸滤机出来的滤汁仍然很混浊,含有大量的悬浮物,滤汁质量差,不允许与清汁混合直接进入蒸发工段,因此一般要返回前面的混合汁。滤汁的再循环加重了沉降池的负荷,更重要的是非糖分也进入这个循环系统。非糖分的再循环对澄清效率是有害的,它加剧了蔗糖的转化,从而降低了糖品质量,增加了糖分损失。 经过吸滤机后,磷酸钙絮凝物长链被破坏,即便在加灰之后也无法完全恢复到原来的长链絮凝物,从而使澄清汁的浊度很高。另外——注:该文将提交2006年2月的“美国甘蔗糖业学会(assct)”年会。这样的破坏还影响了泥汁层的密实性和沉降效率,使滤饼转光度偏高,同时也降低了沉降器的生产能力。 众所周知,除了浊度加深,非糖杂质的再循环还会加速还原糖的破坏,并形成有机酸,有机酸与沉淀析出的钙盐物质反应,重新生成可溶盐,使得澄清汁钙盐含量升高,而这些有机酸还是色素的来源。正是由于这些杂质的存在,即便滤汁仅占混合汁量的15~18%,也会对沉降器生产能力和沉降作用带来很大的影响。而蔗屑在吸滤工段的加入,当它返回沉降器长时间停留,会产生“泡茶”(tea-brewing)效应,从而带来越来越高的色值。 滤汁中这些细微颗粒(蔗屑、胶体和沉淀物)本身就具有上浮的趋势,这是因为它们的粒度很小。滤汁上浮澄清系统增大了这种天然上浮的趋势,它与真空吸滤机配合使用,将可成功除去这些悬浮物质,避免非糖杂质的再循环[1]。 2 滤汁上浮澄清的好处 采用滤汁澄清工艺,避免了滤汁回流处理,它具有以下优点: 2.1 更高的糖分收回[2] 1).转化损失 a.因为再循环的取消,发生在沉降器内的蔗糖转化损失将减少。 b.澄清汁纯度进一步提高。 2).糖蜜 a.滤汁再循环处理需要添加石灰,这样就增加了非糖杂质中可溶性钙盐的含量,而1分子镁或者钙,可将2分子的蔗糖带入最终废糖蜜中。因此,滤汁上浮避免了钙盐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蔗糖产量和降低糖蜜量 [3]。 b.较少的还原糖破坏[4] 上浮器与多层沉降器相比,其内部没有分层,滤汁停留时间短,限制了还原糖破坏,否则,还原糖有可能会形成造蜜物质。 3).未测损失 取消了滤汁回流处理,非糖分不再反复循环,有利于减少蔗糖分的破坏。 2.2 产品质量[5] 1).色值 a.随着蔗屑的去除,避免了“泡茶”效应。 b.再次加灰被怀疑是形成较高色值的原因之一,
论滤汁上浮清净
本文2007-06-09 09:18:00发表“工矿企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87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