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地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几点思考

栏目:城建环卫发布:2007-05-15浏览:2453下载201次收藏

建设新农村,开创药品监管工作新局面
建设新农村 开创药品监管新局面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怎样做好我区农村药品监管工作,整顿和规范农村药品市场,保障农民用药安全有效,是摆在药监部门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六县药品市场调研,认为,作为基层药监部门,必须紧紧抓住和深入推动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督网络(以下简称“两网”)建设,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实“三农”工作上找到立足点。为此,就地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谈点个人的几点粗浅认识,供上级组织和领导在发展地区医药事业中参考。

一、基本情况

地区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地区行署辖6县2个工委,共104个乡(镇),1612个行政村,总人口15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67.48万人,占总人口的43.82%,农业人口133.2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80%,全区涉药单位2534 家,其中药品经营单位457家(见附表一),村卫生室1634 家,乡镇卫生院 104家,县级医疗机构12家,个体诊所232家,社区服务站21家(见附表二)。

2004年6月,地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按药品配送企业配送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计算药品“两网”建设配送统计数字,截止2005年3月,全区所有的医疗机构和经营企业实现了统一配送,配送率占应配送总数的100%,对村的配送率占配送总数的81.7%。通过近两年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运行,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大多村级连锁店(专柜)能规范经营,基本达到gsp的要求和解决农民购药难、购药不便及价格偏高的问题。这为我区深入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布局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行政村建立的村级连锁店(专柜)数量过少。从六县建立的数字看,乐都县22个乡镇,361个行政村,已建村级连锁店(专柜)116 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2.13%,这是我区从数量上最多的县,而化隆县19个乡镇,366个行政村,已建村级连锁店(专柜)1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27%(见附表三),这距省局“两网”建设布局上行政村要建立村级连锁店(专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二)药品配送企业考虑配送成本,不愿啃“骨头”

在建村级连锁店(专柜)中,只想在交通便利人口集中的行政村建,而不愿在偏僻的山区和人口分散的地方建,而偏僻交通不通的浅山、脑山地区,又大多是缺医少药和药品质量不能保证的地方。

(三)药品分类不规范,经营卫生条件差

大多村级连锁店(专柜)药品分类采取按用途分类,这样分一是分类太繁杂;二是从业人员不去认真分类并缺乏一定的分类知识和分类技巧;三是个别连锁店(专柜)经营处方药品。药品经营环境卫生条件差,货架、柜台和药品包装盒上及经营场所杂物堆放,灰尘便布,达不到经营卫生要求,个别连锁店(专柜)药品与非药品混放等。

(四)药品从业人员素质差,培训工作未跟上

尽管在开办村级连锁店(专柜)时,对开办条件有限制要求,在审批时也按规定进行了许可规范,但仍存在药品从业人员对药品的验收、储存、保管、养护,销售过程不熟悉,造成不会养护药品,推销药品,不能为消费者提供药品咨询服务。

培训工作没有跟上。一是对村级连锁店(专柜)从业人员未进行系统的药事法规培训。先培训后上岗的要求没有达到;二是对药品信息员、协管员的培训未开展,使药品“两员”的作用没有得到较好的发挥。

(五)进药渠道混乱

主要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对地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几点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