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县长在全县工业暨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找文章到大秘书网更多原创- (http://www.damishu.cn)
这次全县工业暨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去年的工业暨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的工作,表彰和奖励2005年度工业暨非公有制经济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一步动员工业战线的全体同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确保我县工业暨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随后,方书记、胡县长还要做重要指示。下面,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的意见,我就做好今年的工业暨非公有制经济工作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2005年工业暨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简要回顾
刚刚过去的2005年对我们工业战线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概括地讲是两个“没有想到”:一是困难这么多、这么大没有想到;二是增长这么快、效益这么好没有想到。所谓困难这么多、这么大,主要是指承受了国家宏观调控和生产要素制约的双重压力,特别是承受了棉花、棉纱价格的大起大落,全县上下在原料紧、煤电紧、银根紧、运输紧的情况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业强县的战略决策,在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理念的指导下,扎实组织企业改革、结构调整、项目建设及环境优化等重点工作,千方百计化解矛盾,想方设法调度生产要素,确保了工业暨非公有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所谓增长这么快、效益这么好,主要是指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增幅均在35%以上,保持了稳步协调的发展势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经济快速增长,运行质量同步提高。 2005年,全县工业经济继续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势头,限额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718亿元,同比增长38%;销售收入627亿元,增长443%;工业产销水平创造了历史性好成绩。全县有城关、城郊、五星、溧河铺、上庄、歪子、王集、上港、新甸铺等9个乡镇工业产值超亿元,其中城关、上港、新甸铺分别完成51亿元、73亿元和54亿元。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同步提高,限额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05亿元,同比增长395%,城郊乡、溧河铺镇、沙堰镇、歪子镇、上庄乡、王集镇、新甸铺镇等7个乡镇增幅都超过全县平均水平;实现利税79亿元,其中利润43亿元,分别增长698%和849%;综合效益指数203%,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有12个乡镇利税超1000万元,其中5个乡镇超5000万元。有47家企业入库税金超20万元,比上年增加了22家。全县工业的总量、质量、效益指标继续保持了在全市的较高水平。
2、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竞争实力明显增强。 至去年末,全县有注册私营企业5274家,个体工商户10768家。2005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总产值63亿元,占全县的〓〓%;完成利税总额66亿元,占全县的〓〓%,上交税金9382万元,增长49%;完成工业性投入10亿元,全年新办私营企业299家,新增就业〓〓万人。实现了经济总量、贡献份额、规模实力的同步提升。
3、企业改革扎实推进,开放式重组取得较大进展。 新纺公司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初见成效,孟州华兴酒精公司整体收购了原汉华集团酒精生产线,温州晨光集团对新红日肥业公司实施了租赁经营,原运通公司破产进入资产处置阶段,其中原木材公司已对外出售成功,全面启动了粮办工业的公司制改革,鹏升纺织、华星纺织等骨干民营企业初步建立了新型劳动关系,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
4、新上项目势头强劲,企业素质不断增强。 新上百万元以上非公有制项目87个,其中500—1000万元项目14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13个。新入驻工业区项目10个,共完成投资23亿元。工业技改投入进一步加大,华亿纺织公司的288台剑杆织机试车生产,华裕棉业公司扩建5000锭环锭纺项目、华星纺织公司扩建1万锭环锭纺项目、光达新型材料公司的碳酸钙粉项目先后建成投产,共投入技改资金近亿元。
5、棉纺织产业持续快速发展,集群优势初步显现。 去年新上棉纺织项目〓〓个,新增纱锭12万锭,全县纱锭规模达到75万锭;织机达到4500台。华裕棉业公司等8家企业与新纺公司开展来料加工,企业、产业协作进一步加强。棉纺织工业实现产值44亿元,占限额以上工业总量的67%,同比增长345%,实现增加值13亿元,增速388%。
6、落实责任常抓不懈,安全生产保持平稳。 全县各级按照“杜绝特大,遏制重大,下降一般,确保平稳”的原则,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狠抓乡镇安全生产达标,全县14个乡镇均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制订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了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体系。以危化品行业为重点,大力开展了非煤矿山、建筑、交通运输等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活动,切实提高了全县各级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2005年全县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全县亿元gdp死亡率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
2005年我县工业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取得如此良好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强力推进;得益于各级各部门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争论、不观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得益于各乡镇和广大企业的扎实工作和努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对大家的辛勤工作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全县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一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层次还不高;二是经济外向度较低,缺乏产业关联度高、拉动能力强的优势骨干项目支撑,经济增长的基础不牢;三是部分企业改革仍不到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内部机制不活,运作不规范,破产困难企业重组盘活进度慢,职工安置及保持稳定任务重。四是与周边县市相比,工业增速相对偏低,乡镇发展不平衡。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关注和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6年全县工业暨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点
做好2006年工作,对于“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当前面临着有利于加速发展的难得机遇:从宏观政策看,中央全面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方针,我省出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从投资趋向看,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国际国内产业向内地转移步伐加快,为我们扩大招商引资、推进经济提速拓展了广阔空间;从区位优势看,随着宁西铁路、许南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县的区位优势明显提升,有利于更好地参与“东引西进”。从产业优势看,我县棉纺织集群优势初步显现,特色支柱产业对县域经济的支撑力明显增强,为我县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全县上下团结一致谋发展的强烈意识和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但我们应该看到,近期的宏观政策环境和形势也不容乐观:一是国家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将继续把紧信贷闸门,减少中央财政预算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将直接增加企业投融资成本。二是国家将实施更加严格的能耗、物耗、环保、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将使企业的生存成本上升。三是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供应依然偏紧,预计价格仍将在高位波动,并呈“量缺价涨”趋势,生产资料的不断涨价,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的较快上升,进一步增加企业生产成本,挤压企业利润空间。
面对以上形势及我县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凝聚发展合力,强化机遇意识、危机意识、创新意识,强力推进工业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全县工业经济工作意见
根据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县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实际,特提出2006年工业经济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争创全国棉纺织基地县为目标,以省特色纺织工业示范园区建设为平台,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坚持招商引资与激活内资并重,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深化企业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创优发展环境,做大做强棉纺织产业,大力发展食品加工、化工、纸业、建材的大重点优势产业,扶优扶强骨干企业,不断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的效益,推进全县工业经济在总量和质量效益上有新的提高。
主要目标:限额以上工业实
副县长在全县工业暨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本文2007-04-25 08:09:00发表“总结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85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