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基层医疗器械监管中的经验与问题的思考

栏目:城建环卫发布:2007-03-19浏览:2528下载197次收藏

[找文章到☆大☆秘☆书☆网(http://www.damishu.cn)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国务院发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进入了依法行政和依法监督的新阶段,这是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法制化的重大突破。我们基层一线的执法人员本着医疗器械监管无小事的原则,把医疗器械监管与药品监管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甚至付出比药品监管更多的努力进行监管。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贯彻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些许经验,探讨了其中的不足。
一、经验作法。

(一)加强法规宣传教育,强化专业知识培训学习。

为了使人民群众能够知法、懂法、守法,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提高社会认知程度。在每年的3.15、12.4等法制宣传日,我们都要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的宣传方式,进行宣传教育。首先是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宣传,通过举办电视法制讲座、报纸开辟法制专栏进行宣传教育;其次是在县城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横幅标语、散发宣传资料、举办“打假治劣大课堂”、出动宣传大篷车进行宣传;第三是开展法律知识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将法律法规直接宣传到监管对象、服务对象,使他们更真实、准确、及时地掌握到相关法律知识。第四是多次组织对一线执法人员医疗器械法律法规的培训,同时,通过开展个案点评、以案说法等活动来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素质和执法能力。第五是加强对行政相对人的培训,增强管理相对人守法意识。每年组织各经营、使用单位进行必要的培训,培训重点放在学习法律、法规和增强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意识。

(二)帮促涉械单位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备案管理。

一是制定了医疗器械日常监管明细卡,对医疗机构和经营企业从购进、验收、销售、使用、销毁各个环节分别做出了具体的监管内容,使执法人员有的放矢,让行政相对人心中有数。

二是加强各种制度落实,不断规范经营使用行为。重点对制度不健全、管理制度不符合实际和落实不到位的医疗机构,加大监管力度,指导、帮助其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所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安全、有效。

三是严格医疗器械质量标准,促使购进记录完整。要求医疗机构必须建立健全,完整的购进质量验收记录,尤其对国家重点监控的植入人体Ⅱ类、Ⅲ类医疗器械等高危产品、一次性注射(输液)器、采血器等耗材的采购、验收、使用、销毁,必须建立购进、验收、发放、销毁的规范的具有可追溯性的完整记录。

四是严格医疗器械备案制度。各医疗机构的在用医疗器械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到分局进行备案登记,包括购进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资料,经营企业资料,所购设备的合格证明、出厂检验检测资料、使用情况等。

(三)严格执法,坚决查处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

一是开展重点品种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县级医疗机构使用的Ⅲ类植入人体高风险医疗器械和一次性使用注射器、输液器、采血器的管理,重点检查乡镇一级医疗机构一次性使用无菌输液器、注射器的购进、验收、储存等是否符合要求。 

二是对生产、流通和使用全过程开展纵向监管。对批发企业着重查处违规采购、销售,违法出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谈基层医疗器械监管中的经验与问题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