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长在2007年县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栏目:工作报告发布:2007-02-08浏览:2670下载283次收藏
(2007年1月27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___县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励精图治,超越发展,跃上新的平台
  2003年以来,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抓住省市重点帮扶的机遇,解放思想,大干苦干,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主要目标,提前两年实现摆脱欠发达的赶超目标,开创了___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
  --四年来,综合实力大幅跃升。与2002年相比, 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亿元(预计),年均递增18.4%;财政总收入7.8亿元,年均递增3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8亿元,年均递增43.7%,在全省排名上升33位,跃居第64位;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亿元,年均递增42.4%;县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数在全省排名上升33位,跃居第63位,2004、2005两年在全省30个欠发达县均列第一位,我县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
  --四年来,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加大投入,持续投入,实施了一批事关全县发展大局的重点工程,四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8.8亿元。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沿海防潮堤基本闭合,港口建设快速推进,公路桥闸投入加大,交通区位优势日益显现,园区载体拉开框架,县城新区掀起建设高潮,“北带”的引擎作用不断增强。产业支撑更加坚实,“五大”建设成效显著,“四大基地”迅速膨胀,船舶修造等新型产业快速起步,临海、临港产业呈现出巨大潜力,油区开发成效显著,实施名牌战略取得较大突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14家,比2002年增加82家。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02年的19:54.9:26.1调整为2006年的17:63.5:19.5。___的发展拉开了框架,夯实了基础,积蓄了后劲。
  --四年来,改革开放成效显著。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乡镇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金融和国土资源等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尤其是招商引资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四年累计引进项目789个,实际利用县外资金144亿元。四年新批自营进出口权企业16家,全县已达35家。
  --四年来,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进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人大和政协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民族、宗教、侨务、台湾事务等统一战线工作进一步巩固,先后被国务院和省政府表彰为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工作取得新成绩,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县”。深入开展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和民主议政日活动,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四五”普法全面完成,“平安___”建设扎实推进,全县社会持续稳定,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市平安建设先进县”。宣传思想工作得到有效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涌现出了以张荣涛、宋万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时代楷模,鲁北精神成为激励全县上下干事创业、不懈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旅游、残疾人和老龄等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党管武装工作不断巩固。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三项基本国策执行有力,循环经济走在全国前列,鲁北企业集团作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载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生态县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四年来,人民生活不断提高。2006年,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3016元,年均递增14.9%;农民人均纯收入4100元,年均递增16.7%;城乡居民存款余额26.7亿元,年均递增14.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亿元,年均递增32%;四年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6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教育、医疗、住房专项救助等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实施了水电路医学气热视讯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县城建设、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四年来,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在全县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形成了共产党员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实行赛选机制,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扎实推进“双基”工程,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过去,发展有目共睹,成绩可圈可点。过去的四年,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思路、大干快上的四年,是迎接挑战、攻坚克难、负重奋进、顽强拼搏的四年,是启动内力、借助外力、顺势突破、造势发展的四年,是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实惠最多、受益最大的四年。四年间,___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新华社、省委组织部、省委政研室先后总结___发展的经验,我县被誉为“全省实施‘促强扶弱’战略的成功范例”,2006年全省县域经济现场会议首站来___观摩,省委张高丽书记先后三次对___的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并亲临___视察工作,称赞“___是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基础上的快速发展”。韩寓群省长等省领导来___视察工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经过历届县委的不懈努力,___实现了四个历史性跨越,即由稳中谋进到敢为人先,实现了思想观念的跨越;由欠发达到全省中等发展水平,实现了经济发展的跨越;由依靠农业到工业强县,实现了结构转型的跨越;由偏重经济增长到重视和谐发展,实现了发展理念的跨越。当前,___发展快、局面好、人气旺、干劲足,进入了强劲的上升阶段、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
  取得这样的成绩,凝聚了全党同志的智慧,浇铸了全县人民的心血。这是上级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全县人民顽强拼搏、扎实苦干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鼎力相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十届县委向为___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党员干部和全县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___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四年的不懈探索,四年的大胆实践,四年的持续创新,既推动了经济社会的超越发展,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一是思想决定行动。县委连续两次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多次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全县党员干部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提升了境界,激情得到了尽情释放,干事成为了自觉行动。实践告诉我们: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干事创业的成效,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才能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二是思路决定出路。从“谋划大思路、构筑大框架、实施大投入、实现大发展”的总体要求,到“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投入、突出抓招商,组织全县经济发展大合唱”的工作方针;从“五大”、“六区一带”规划建设,到“乡镇振兴计划”、“百村行动”;从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___”,到打好“三张牌”,打造“四大基地”;从“四个重心”、“四个首位”到“六个更加注重”,县委始终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握大势,吃透县情,明确方向,把___的发展不断推向更高的层次。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咬定发展不放松,坚定方向不动摇,就一定能够在困难中前进,在逆境中崛起,不断开创新局面、创造新辉煌。
  三是规划决定未来。县委着眼长远,把握全局,科学谋划,拉开框架,把目标体现在行动上,把任务落实到规划上,描绘了一个宏伟蓝图,拓展了一片广阔空间,按照规划,锁定目标,分步实施,扎实推进,使一个个梦想变成了现实。实践告诉我们: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宽。只要我们坚持大气魄、大手笔,高点规划,造势发展,就一定能够不断开辟新的未来。
  四是执行决定成败。县委坚持以团结凝聚力量,靠班子自身团结带动全县上下的团结,发挥核心作用,强化决策执行。按照决策目标项目化、执行责任具体化、监督考核制度化的要求,健全“三个体系”,实行战时状态,开展危机教育,强力推动工作落实。各级干部讲责任不讲条件,讲执行不讲借口,发扬“苦干加拼命”的精神,实行“五加二”、“白加黑”工作法,创新创造,克服困难,扎实工作,挑战极限,获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实践告诉我们: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只要各级干部增强理解力,提高领会力,强化执行力,我们的事业就能无坚不可摧,无往而不胜!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尽管我们有了较快发展,但经济实力不强、产业层次不高、城乡发展不够平衡、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部分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创新意识还不够强,解决问题的办法还不够多,执行落实的力度还不够大;基层基础工作仍然比较薄弱,党的基层组织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县长在2007年县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