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文明社区创建工作研究
摘 要: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美好生活的新实践,是把精神文明建设任务落实到基层的新载体,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市坚持文明城市创建与文明社区创建相结合,在文明社区创建工作中推进文明城市发展,获得了许多荣誉。这其中的经验值得总结,带规律性的特点值得把握,成功的做法值 得推广,以进一步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城市发展
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美好生活的新实践,是把精神文明建设任务落实到基层的新载体,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对于推进城市改革开放、加快城市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市坚持文明城市创建与文明社区创建相结合,在文明社区创建工作中推进文明城市发展,获得了许多荣誉:两度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科技兴市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体育优秀城市、全国普法先进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等20多个全国性的荣誉称号。这其中的经验值得总结,带规律性的特点值得把握,成功的做法值得推广,以进一步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整体发展。
一、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努力把文明社区创建工作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结合起来,着力以新思路引领新发展
城市发展是社区发展的前提,社区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同理,文明城市创建是文明社区创建的前提,文明社区创建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基础,城市建设与社区建设上的功能互补和发展互动关系,要求必须把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放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上,按照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和规划要求来统筹带动文明社区创建工作,使之沿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顺利发展。
**市始终坚持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改善环境、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工程,作为树立城市文明形象、发展先进文化的龙头工程,作为为人民办实事、让群众得实惠的民心工程。 在发展思路上,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创新和完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吸引和集聚多元投资主体参与城市建设,着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拉大城市骨架,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结构,使**市由一个升格不久的地级市在规模和基础设施上实现全面提升。“十五”以来**市把水电型大城市长远发展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为“三大目标”(即初步形成世界最大的水电基地、基本建成全国一流的旅游名城、成为长江沿线重要的经济强市)和“四大战略”(即三峡开发、区域一体、科教兴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格局。按照“三大目标”和“四大战略”的发展要求,**市以三峡水电开发为龙头,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教兴市为动力,以生态建设为方向,以发展旅游产业为主导,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在新旧城区的结合上突出居民小区建设,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使**城区变绿、变亮、变美、变净了,成为本地人满意,外地人羡慕的漂亮城市。特别是近几年,**市政府先后筹措20多亿元,完成了以道路、桥梁、园林绿化为主的50多项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城市路网体系进一步完善。在中心城区建成了连接三条主干道的绿色画廊。在城区主干道的东山大道,沿途20多个公园、游园构成了城市“绿肺”。**绿化率达到48.5%,形成了“城在林中,街在绿中,人在画中”的新景观。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力度,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供水、燃气、排水等公用设施进一步配套,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不断改善等等,文明城市创建为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环境支持。
在2004年召开的市三次党代会上,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又对原有发展目标进行新的调整、充实和完善,明确提出把**初步建成经济发达、民主健全、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世界水电旅游名城,以此确立起“三大基本目标”(即建成世界最大的水电基地、初步建成国际性旅游名城、初步建成长江中上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四大战略要点”(即三峡开发、呼应汉渝、沿江突破、协调发展)的目标格局,以更具地方特色的发展目标和不断创新的工作思路引领**不断实现新的发展。紧紧围绕发展目标,**市面向未来,对文明城市和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加快城市重大项目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着力建设“平安**”,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确保治安良好,社会稳定。着力培育“魅力**”,积极倡导开放创新、文明向上的城市风气,努力营造共同关心**前途、共同维护**形象、共同推动**发展的浓厚氛围,着力培育城市精神。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繁荣社区文化,努力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关系融洽的现代化社区,营造一流的城市发展环境,把**建成适宜人居的城市。
与文明城市创建相适应,以创建文明城市为龙头全面带动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是**市全面创建工作的显著特色。在文明社区创建目标上,坚持把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着力扩大基层民主,实行居民自治,真正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提高居民素质和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按照“以人为本、居民自治”的社区建设原则,结合**发展目标,围绕发展环境、社区自治、诚信**、学习型社区等内容,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文明社区创建活动,较好地调动了广大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明显成效,必将推动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在更高的层面、更宽的视野、更大的范围不断深化和发展。
二、党政主导,全民参与,努力把文明社区创建工作与人文关怀、为民办事结合起来,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社区成员是社区的主人和社区发展的主体,以文明城市创建推动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关键在于提高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只有社区成员的广泛参与,才能培养起现代公民应有的社区意识,形成社区范围内有效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切实发挥好社区的各项功能,把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提高到新水平。**市在文明社区创建工作中,一是以党政为主导,不断推进和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二是以“一组三会”为依托,大力推动社区事务民主自治,重大事项实行公示制,较好地调动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三是以骨干队伍为先锋,积极发现和培养一批热心社区服务、组织能力强的活动骨干,逐步形成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社区内与社区外相结合的骨干队伍,并引导各社区文体站培育社区文体骨干。由此,建立起党政主导
关键词: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城市发展
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美好生活的新实践,是把精神文明建设任务落实到基层的新载体,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对于推进城市改革开放、加快城市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市坚持文明城市创建与文明社区创建相结合,在文明社区创建工作中推进文明城市发展,获得了许多荣誉:两度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科技兴市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体育优秀城市、全国普法先进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等20多个全国性的荣誉称号。这其中的经验值得总结,带规律性的特点值得把握,成功的做法值得推广,以进一步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整体发展。
一、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努力把文明社区创建工作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结合起来,着力以新思路引领新发展
城市发展是社区发展的前提,社区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同理,文明城市创建是文明社区创建的前提,文明社区创建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基础,城市建设与社区建设上的功能互补和发展互动关系,要求必须把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放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上,按照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和规划要求来统筹带动文明社区创建工作,使之沿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顺利发展。
**市始终坚持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改善环境、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工程,作为树立城市文明形象、发展先进文化的龙头工程,作为为人民办实事、让群众得实惠的民心工程。 在发展思路上,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创新和完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吸引和集聚多元投资主体参与城市建设,着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拉大城市骨架,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结构,使**市由一个升格不久的地级市在规模和基础设施上实现全面提升。“十五”以来**市把水电型大城市长远发展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为“三大目标”(即初步形成世界最大的水电基地、基本建成全国一流的旅游名城、成为长江沿线重要的经济强市)和“四大战略”(即三峡开发、区域一体、科教兴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格局。按照“三大目标”和“四大战略”的发展要求,**市以三峡水电开发为龙头,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教兴市为动力,以生态建设为方向,以发展旅游产业为主导,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在新旧城区的结合上突出居民小区建设,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使**城区变绿、变亮、变美、变净了,成为本地人满意,外地人羡慕的漂亮城市。特别是近几年,**市政府先后筹措20多亿元,完成了以道路、桥梁、园林绿化为主的50多项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城市路网体系进一步完善。在中心城区建成了连接三条主干道的绿色画廊。在城区主干道的东山大道,沿途20多个公园、游园构成了城市“绿肺”。**绿化率达到48.5%,形成了“城在林中,街在绿中,人在画中”的新景观。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力度,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供水、燃气、排水等公用设施进一步配套,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不断改善等等,文明城市创建为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环境支持。
在2004年召开的市三次党代会上,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又对原有发展目标进行新的调整、充实和完善,明确提出把**初步建成经济发达、民主健全、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世界水电旅游名城,以此确立起“三大基本目标”(即建成世界最大的水电基地、初步建成国际性旅游名城、初步建成长江中上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四大战略要点”(即三峡开发、呼应汉渝、沿江突破、协调发展)的目标格局,以更具地方特色的发展目标和不断创新的工作思路引领**不断实现新的发展。紧紧围绕发展目标,**市面向未来,对文明城市和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加快城市重大项目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着力建设“平安**”,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确保治安良好,社会稳定。着力培育“魅力**”,积极倡导开放创新、文明向上的城市风气,努力营造共同关心**前途、共同维护**形象、共同推动**发展的浓厚氛围,着力培育城市精神。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繁荣社区文化,努力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关系融洽的现代化社区,营造一流的城市发展环境,把**建成适宜人居的城市。
与文明城市创建相适应,以创建文明城市为龙头全面带动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是**市全面创建工作的显著特色。在文明社区创建目标上,坚持把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着力扩大基层民主,实行居民自治,真正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提高居民素质和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按照“以人为本、居民自治”的社区建设原则,结合**发展目标,围绕发展环境、社区自治、诚信**、学习型社区等内容,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文明社区创建活动,较好地调动了广大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明显成效,必将推动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在更高的层面、更宽的视野、更大的范围不断深化和发展。
二、党政主导,全民参与,努力把文明社区创建工作与人文关怀、为民办事结合起来,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社区成员是社区的主人和社区发展的主体,以文明城市创建推动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关键在于提高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只有社区成员的广泛参与,才能培养起现代公民应有的社区意识,形成社区范围内有效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切实发挥好社区的各项功能,把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提高到新水平。**市在文明社区创建工作中,一是以党政为主导,不断推进和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二是以“一组三会”为依托,大力推动社区事务民主自治,重大事项实行公示制,较好地调动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三是以骨干队伍为先锋,积极发现和培养一批热心社区服务、组织能力强的活动骨干,逐步形成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社区内与社区外相结合的骨干队伍,并引导各社区文体站培育社区文体骨干。由此,建立起党政主导
我市文明社区创建工作研究
点击下载
本文2007-01-05 11:31:00发表“城建环卫”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7776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