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副县长县工业与商务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栏目:工作报告发布:2006-11-03浏览:2221下载163次收藏
 同志们:
    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县工业与商务经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会议精神,分析当前工业商务经济工作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2006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推进工业兴县战略,加快实施新型工业化步伐,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不断扩大开放,促进全县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会议的安排,我讲几点意见。
一、“十五”时期我县工业与商务经济发展的基本估价
[本文来源于大秘书网-http://www.damishu.com-大秘书网,帮您找文章]
新世纪的头五年,是我县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五年,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五年,是我县人民克难奋进、开创新局面的五年。五年来,工业商务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与全县人民一道,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大力支持和监督下,牢固树立工业兴县和开放发展的信念不动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抓住机遇,克难奋进,求是创新,扎实工作,“十五”计划确定的重要目标提前完成和超额完成,工业与商务经济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工业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2005年,县域全口径现价工业总产值达到16.03亿元,比2000年增长92.7%,“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4.02%,县域工业增加值4.78亿元,比2000年增长116.29%,年递增16.74%。规模内工业总产值6.23亿元,比2000年的1.76亿元增长253.5%,年递增28.73%。工业企业获利能力逐年加强,2000年工业经济效益呈整体亏损状态,2005年规模内工业整体盈利达到4800万元,规模以内工业企业已成为主体税源,乡镇在免征农特税后,乡镇工业已成为乡镇主体税源,年提供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在70%以上,鸭子口、渔峡口、榔枰和都镇湾等乡镇的工业税收已占到财政收入的80%以上。
(二)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五”时期,我县通过联合重组,改革改制、招商引资,开展了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5年来,县委、县政府结合长阳实际,提出了“打造水电龙头,构建矿业支柱,培育轻工后劲”的兴工富县思路,通过坚持不懈地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一大批工业项目相继开工并陆续建成投产,基本形成了以招徕河水电站为代表的水电业,以三源水泥为代表的建材业,以长阳锰业集团为代表的矿产业,以泰榕生态药业为代表的轻工业等四大支柱。二是重点产品不断增加,2005年,以水电、水泥、电解锰为主的三大产品生产总值占全县规模内工业总产值的45.13%。三源、铠榕电解锰有限公司生产产品已获得国际市场认可的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土家嫂”商标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三是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从2000年开始的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按照政府转让产权、职工转变身份、企业转换机制的要求,先后启动了43家企业改革改制工作,一次性补偿安置职工转变身份5067人,县属规模内工业企业除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以及市政府下放给我县的清煤公司外,已全部转为民营,乡镇企业已全部实现民营化,同时,通过剥离、核呆等多种形式,消化历史债务近2亿元。通过改革,一批国有特困企业正逐步由包袱变成财富,由改革发展稳定的难点变成新的增长点,企业职工也从失望中看到了希望。
(三)优强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全县规模内工业企业由2000年的19家增加到2005年的22家。2005年销售收入过亿元2家(电力公司、三源水泥),超过5000万元的4家(清江化工、古城锰业、铠榕电解锰、蒙特锰业)实现税收过1000万元3家(古城锰业、三源水泥、清能公司);过500万元的有4家;过100万元的有9家。三源水泥、古城锰业、铠榕电解锰、蒙特锰业、电力公司、清能公司、长发矿机、清煤公司、清江化工、宏发纸业等一批企业迅速成长,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四)工业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十五”时期,全县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65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79.43%,年均完成投资3.53亿元,比“九五”增长1.18倍,一批重点项目,如三源水泥一期(60万吨),古城锰矿一期工程(30万吨),铠榕锰业一期工程(电解金属锰1万吨),蒙特锰业一期工程(电解金属锰2万吨),招徕河水电站(3×12000千瓦),三背河水电站(2×3000千瓦)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宏发纸业、清江化工、泰榕药业等一批老企业完成重组改造,盘活存量,焕发出新的生机。
(五)特色产业集群已经起步。“十五”时期,我们以重点骨干企业和优势产业为依托,以资源和产品为纽带,不断加快清江经济开发区建设,吸引清江畜产品加工、清江鱼加工、土家嫂特色食品、维特魔芋胶、中信魔芋加工、冻干食品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向清江开发区聚集。引进和培育的中绿湖北公司、隐龙山绿色食品、绿色薯业、精制油厂、龙发酒业等一批加工企业正在兴起,初步形成食品加工和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六)商贸流通规模扩大,外贸出口历史性突破。“十五”时期,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9.7亿元,年均增长7.6%,全县连锁企业已达80多家,物流企业从无到有,已发展到2家。全县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取得了可喜成绩,实际引进外资8亿元,比“九五”时期4000万元增长19倍。2005年以铠榕电解金属锰,顺达工贸为主的工业品出口达到254.4万美元,外贸出口实现质的飞跃。
同志们,刚刚过去的2005年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乘势而上,开拓进取,加速培育壮大工业支柱,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快、质量高、效益好、后劲足的良好态势。全县规模内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现行价)62316.8万元,同比增长52.7%,完成工业增加值23622万元,同比增长44.9%,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任务,全年增幅位居全省、全市第一,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4619.5万元,同比增长65.6%。,工业销售率100.8%,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9575万元,同比增长99.4%,工业与商务经济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绩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各乡镇、各部门积极支持配合的结果;也是工业商务战绩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劳动、顽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副县长县工业与商务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