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正确理解十一五规划党课材料

栏目:党会党课发布:2006-10-22浏览:2382下载211次收藏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十一五”规划是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党中央在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规划为我国未来五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了宏伟蓝图,明确指出了“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五中全会指出,制定“十一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就明确指出了“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十一五”规划的思想灵魂。做好“十一五”时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轨道。坚持不同的发展观,就会有不同的发展前景。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在于经济社会发展要“以人为本”。发展的力量来源于广大人民,发展的成果也必须惠及最广大人民。“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强调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原则”,即: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统领和“四项原则”思想指导下,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六个必须”:一是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发展的较快速度,是实现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要求,也是解决就业等各种社会问题的要求。为此“十一五”规划强调,必须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合理确定经济增长速度,努力在长时期内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现代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是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十六大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自主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大助推器。如果国家的自主创新不足,就很难为经济发展提供长期强劲的动力支持。为此“十一五”规划强调,科技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四是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不是只有城市的发展,而没有农村的发展;不是只有一个或几个重点区域的发展,而没有所有区域全面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实现城乡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推进统筹区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落实。

  五是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面对我国正经历的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大量复杂的社会矛盾,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正确理解十一五规划党课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