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规范和完善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机制的思考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06-10-06浏览:2900下载266次收藏

[ 内容提要 ] 当前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主要存在风险管理理念偏差、风险管理框架不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及规范风险管理方法比较落后等问题。为此,应转变观念,创造条件保证风险管理机制的正常运行;建立完整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运作机制;构建灵敏有效的风险管理分析评价机制;建立系统缜密的风险管理制度。 

[ 主 题 词 ]  规范  农村信用社  风险  管理

因金融业经营高风险的特点,在吸取大量金融案件的教训后,金融业规范风险管理问题日益引起监管者和银行业本身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规范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独特的专门的金融风险管理技术也日益得到全球银行业的普遍认可。而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中小金融之一,在风险管理方面就显得十分薄弱。笔者在与商业银行的交流和学习过程中,对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对策。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主要现状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一直没有把风险管理作为一个规避金融风险的重要工作来抓,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风险管理理念存在偏差。 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和理念上的偏差,农村信用社在风险管理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重经营,轻规范的管理。目前,农村信用社各级各部门往往局限于任务的考核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上,只注重市场占有而简化必要的手续,从而忽视了业务的规范化管理,有些农村信用社甚至不惜冒违规操作的风险以实现短期业绩,从而加大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二是重事后,轻事前的防范。农村信用社往往偏重于对已发生或已存在的风险采取事后稽核惩处的措施,试图以严厉的惩处来遏制风险的发生,而对事前的防范和事中的控制措施却重视的很少。三是重操作人员的管理,轻对高管人员的约束。农村信用社在风险管理上存在着根深蒂固的错误理念,即重视对临柜操作人员的管理,而放松了对高管人员特别是基层农村信用社主任的约束,似乎只有临柜操作人员才有可能引发风险,而事实上,由于高管人员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的主任掌握人力、物力、财力等大权,由其而引发的风险,危害性远远大于临柜操作人员。

2 、风险管理框架不健全。 健全的规范风险管理框架是实现全面的规范风险管理的前提。从目前情况看,农村信用社在规范风险管理框架上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一是完善、垂直的规范风险管理体制还没有形成,农村信用社还没有成立专门的规范风险管理部门来对规范风险进行统筹管理,还没有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和全方位的规范风险管理架构。二是规范风险管理职责分散不清。目前农村信用社管理分别由财会、信贷、审计等不同的业务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对规范和完善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机制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