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状况及水平调查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06-09-07浏览:2809下载213次收藏

    今年以来, ××市农村信用社认真执行人民银行货币信贷政策,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在利率政策执行中立足于农村、农民和农业,依靠自身优势和政策支持,发放贷款支持地方经济,并按照人民银行的有关利率政策规定实行不同利率档次。该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状况总的特点是:两头高,中间低,即执行最低和最高利率浮动区间的贷款占比高,分别占贷款总额的 57.93% 和 29.21%; 而中间价 (1,1.5] 区间的贷款比较少,仅占贷款总额的 12.86%; 与年初比 , 执行低浮动利率的贷款增加,资金价格有所下降,贷款利率总体水平呈平稳下降趋势,但利率总体水平较高,信贷资金价格在城乡间的差异明显;存贷款利差扩大,农村信用社的盈利水平明显提升;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对农户贷款意愿未产生较大影响,调查显示,有95%的农户贷款需求不因利率的浮高而减缓需求意愿。

一、利率浮动存在的问题

(一)高浮动利率政策不符合我国“农情”,加重了农民的利息负担。目前农信社向农民发放贷款,在基准利率基础上可上浮到 230% 以内,而其他商业银行向城市居民、企业单位发放贷款,利率上浮大多在30% 至60%之间。农信社吸收存款与其他商业银行利率相同,但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却高于其他商业银行,只考虑了农信社的局部利益,却损害了“三农”利益。

(二) 贷款利率上浮缺乏合理依据。首先,利息是资金的价格,利率制定的依据是资金使用的利润水平。农民是弱势群体,社会平均利润的占有水平极低,贷款利率浮动却最大,显失公平。其次,近几年农信社发放贷款的资金,有一部分是人民银行的支农再贷款 (××县联社占用使用支农再贷款 8000 万元,××县信用联社占有支农再贷款 4000 万元,此两家机构的信贷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 ), 相对于组织存款和拆借资金,其筹资成本较低,从成本考虑,贷款利率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状况及水平调查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