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政府工作报告

栏目:工作报告发布:2006-08-23浏览:3023下载172次收藏

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2月20日在xx旗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旗 长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旗十四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旗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十五”时期主要成就和2005年工作回顾
  “十五”的五年,是我旗经济社会发展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旗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旗人大和旗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旗人民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和带领全旗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开创了全旗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五年来,我们克服地震、干旱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五”计划各项奋斗目标。2005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21亿元,是“九五” 期末的2.69倍,按可比价年均增长17.2%;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1067万元,是2000年的1.65倍,年均增长10.6%。对外开放实现重大突破,一批大的项目开工建设,五年间全旗累计招商引资18.36亿元,是“九五”时期的4.08倍,2005年引进旗外资金7.1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40亿元,是“九五”时期的5倍,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十五”期末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17 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6.45亿元,分别是“九五” 期末的1.83倍和1.92倍。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旗经济发展后劲和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
  ——农牧业经济和产业化稳步发展。2005年,全旗粮食总产量达到3.85亿斤,是“九五” 期末的2.96倍;6月末牲畜存栏222.5万头只,比“九五” 期末增长48.7%;农牧民收入实现稳定增长,2005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378元,比2000年增加1323元,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五年间,全旗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8.41万亩(包括饲料基地),其中2005 年新增8.4万亩;建设人畜饮水工程124处,解决了7.30万人、5.43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全旗新建标准棚圈34.4万平方米,新建青贮窖2.6万处、95万立方米,农牧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确定和推进了三大主导产业建设,肉羊、肉牛、杂粮杂豆、万寿菊、禽类、奶牛等产业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引进、培育、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2家。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取得积极成果,9个农畜产品获得标志使用权;农牧业良种推广工作成效显著,全旗实现无公牛冷配。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不断转变,建设肉羊、肉牛养殖小区26处、养殖专业村156个、家庭牧场和联合牧场6000处,农牧民从产业化经营中获得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66.5%。劳务输出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全旗五年累计劳务输出27.4万人次,其中2005年输出7.36万人次,实现收入1.5亿元。
  ——工业经济全面起步。“十五”时期,全旗工业发展思路和主导产业进一步明确,实现了由恢复性增长到快速发展,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全面完成。2004年以来,我旗发现绍根煤田并进行了储量勘探、综合开发,取得积极成果,煤田矿区总体规划、矿井可研核准等各项审批工作有序推进,年产120万吨爱民温都(西区)矿井开工建设,东区招商积极推进,中区勘探完成储量审批。到2005年末,绍根煤田探明储量6.57亿吨,累计完成勘探开发投资2.1亿元。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实现突破,龙头山银多金属矿储量勘探基本完成,日处理300吨矿石选厂投产,玛尼吐银锡矿恢复生产,全旗有色金属采选产业初步形成。引进和实行风险探矿机制,全旗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点勘查进一步深入,形成了勘查开发的良好氛围。建材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实现较快发展,50万吨水泥生产线扩建项目点火试车,年产2亿块的空心砖厂投产,砂石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万寿菊一、二期工程建成投产,全旗年加工杂粮能力达到2.5万吨,牲畜屠宰加工能力达到肉牛10万头、肉羊30万只。天山工业开发区、绍根煤炭工业开发区建设有效推进。2005年全旗工业实现增加值3.75亿元(包括油田),是“九五”期末的2.70倍。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20家,是“九五” 期末的4倍,全旗工业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达到64.8%。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修编了天山城区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制定了新区详细规划,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建成区面积由“九五”期末的4.9平方公里发展到10 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加到5.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23.8%。2002年,启动了天山新区建设工程,经过四年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天山老城区改造步伐全面加快。“十五”期间,全旗城乡新建楼房面积达到70万平方米,累计完成城镇建设投资7.7亿元,其中2005年新建续建26万平方米,投资2.2亿元。天山城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实施了一批硬化、美化、绿化工程,五年间新增加绿化面积120万平方米,新修翻修城区道路11条、硬化面积25.3万平方米;新发展自来水用户4900户;新修排污管道15.6公里。城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70.5万平方米。新区广场、污水处理厂、新区宾馆、城镇及周边绿化、城区公厕新建改造等工程按计划实施,天山镇获得“六星级文明城关镇”称号。2005年,全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6161元,比2000年增加2050元,城镇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观。
  ——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全面加强生态、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五年间,全旗累计完成国家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5亿元,是“九五”时期的6倍。国家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公益林保护、生态移民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5.70亿元,其中国家投资4.35亿元。生态建设“六大工程”全面推进,实施了北部生态水源涵养保护与建设工程并取得明显成效,全旗生态治理总面积达到1229万亩,退耕还林70.6万亩,移民2501户、10160 人。2005年,投资300余万元,完成高格斯台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办公楼和通电工程,罕山地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阿鲁科尔沁湿地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禁牧休牧、草牧场“双权一制”、草畜平衡制度深入落实,牧区实行半年休牧,农区实现全年禁牧,全旗森林覆盖率达到25.5%,整体生态环境趋向好转,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省际通道建成通车,实施了一批公路桥梁项目,完成天山至9个苏木乡镇通油路和新区与省际通道连接工程,新修水毁震毁桥梁13座,全旗公路通车里程达1721公里,黑色路面总长达到328.5公里,道路状况明显改善。完成了农网一、二期改造工程和天山城网改造主体工程,实施了无电嘎查村办电项目,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完工并投入运行,电力瓶颈问题得到根本缓解。白音花水库除险加固、白音泡子水库引水枢纽、天山东河城防、黑哈尔河灌区骨干工程等重点水利工程全面完成。天山国家粮食储备库等粮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全旗仓储能力达到1亿斤。抗震救灾取得全面胜利,共争取救灾资金1.2亿元,完成灾后重建各项任务,其中争取农牧民住房救灾款6491万元,完成12530户倒房户重建;争取教育、卫生灾后重建资金2477万元,完成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通讯业迅速发展,全旗移动电话达到4.86万户,固定电话3.72万部。政府信息化工程顺利推进,旗政府门户网站开通,全旗计算机网络用户发展到1933户。
  ——社会事业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十五”期间,全旗教育事业投入累计达到7.2亿元,是“九五”时期的1.95倍。2004年以来,旗人民政府集中力量,开展了“两基”攻坚和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两年中,全旗投入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9476万元,其中自筹资金4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县政府工作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