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巩固先进性成果 践行荣辱观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体现党员的先进性

栏目:党会党课发布:2006-07-29浏览:2171下载205次收藏

    通过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广大党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素质能力,增强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一些软弱涣散和不够健全的基层党组织得到整顿和加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更加巩固。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行动更加自觉,党员干部的作风进一步改进,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努力解决了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些主要问题,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但是,如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如何巩固提高先进性教育成果?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目前,共产党员如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摆在党员面前的又一个新的课题。为进一步提高党员对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结合今年的党训,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深刻理解和认真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正确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八荣八耻",有立有破,旗帜鲜明,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这相辅相成的八个方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反映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精确概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每一个领导干部、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牢固树立热爱祖国的观念,坚持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无穷力量。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是对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和革命宗旨的继承和弘扬。"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每一位公民既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又是劳动者和服务者;既享受他人的服务和劳动成果,又为他人提供服务和劳动成果。主人翁的地位要求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承担服务他人与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所在。每一个领导干部、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牢固树立人民的观念,时刻牢记和躬身实践党的根本宗旨,把对人民群众真挚、深厚的感情,融化到所从事的工作中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对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坚持和呼唤。科学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巨大源泉,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首先必然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世界经济中心的五次转移,都是由科学技术中心的转移所带动的。一个崇尚科学的民族,必然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族。我国越是向前发展,越要高度重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协调发展,高度重视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风尚。通过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概括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对待劳动问题的根本态度。劳动光荣,文化长久。劳动既是公民生存的手段,也是公民对社会、对国家应尽的义务。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要求每一个人要坚持勤奋学习,辛勤劳动,扎实工作,兢兢业业地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多做贡献。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是对集体主义精神的揭示,也是对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概括。团结互助是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特征。团结互助出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团结互助,就是要把各种力量凝聚起来、组织起来,同心同德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奋斗。在不同意见面前,要心平气和,求同存异;在困难面前,要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在荣誉面前,要相互谦让,他人为先;出现了失误和挫折,要勇于内省,敢于承担。要提倡急他人所需,帮他人所难的团结互助精神,人人关心和帮助他人,处处尊重和爱护他人,促进社会安定和事业发展。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要求的概括。一个社会要和谐发展,必须依靠法律和制度来规范,也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来引导。而在人类的道德规范体系中,诚信的理念是最重要的基本理念之一。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摩擦,降低社会生活的风险和代价,降低社会运行成本。诚信是立身之本、发展之道。构建和谐社会,个人需要诚信,集体、社会需要诚信,国家更需要诚信。只有人人讲诚信,取信于他人,给他人以信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是对公民法制观念与守法意识的强调和要求。法治和责任理念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遵纪守法是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遵纪守法,就要树立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对于共产党员来说,还要树立党章意识和纪律观念,严格遵守党章和党纪。要在全社会营造依法执政、依法治国和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对中国古代优秀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中艰苦奋斗精神的发扬光大。胡锦涛总书记深刻的指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奋斗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也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和政治本色。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
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这八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条基本道德底线,也是新世纪新阶段的一部社会风尚规范。每一个"荣"都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幸福,每一个"耻"都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个人的命运。每一个领导干部、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自觉遵循,全面遵循。
荣或辱不仅是指人们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产生的自尊或自愧的心理体验,而且是指社会在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评价时形成的褒奖或贬斥。凡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都有自己对于荣与辱的看法和理解。荣辱观是人们在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荣辱观念的总和。荣辱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的褒贬尺度和荣辱观是不同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每个社会集团都有他自己的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回答的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胡锦涛同志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为"八荣八耻",十分精辟,寓意深刻。
"八荣八耻",贯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内容上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四荣四耻"体现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的"五爱"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义务。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这"三荣三耻"体现的是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公共生活中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一荣一耻"体现的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由此可见,"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的高度概括,也是从总体上对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的生动表述。
"八荣八耻",弘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是对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正确荣辱观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巩固先进性成果 践行荣辱观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体现党员的先进性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