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的现状及循环利用的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论述了固体废物的性质和危害,并对固体废物分项详实地介绍了循环利用的对策。针对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中产生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固体废物 循环利用 对策研究
一、前言 [大秘书-www,damishu.com,找范文请到大秘书网]
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以及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是当今世界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的主要问题。固体废物一词中的“废”具有鲜明的时间和空间特征。从时间角度讲,它仅仅相当于目前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矿物资源的日趋枯竭,生物资源滞后于人类需求,昨天的废物势必又将成为明天的资源。从空间的角度看,废物仅仅相当于某一过程某一方面没有使用价值,而并非在一切过程或一切方面没有使用价值,某一过程的废物,往往是另一过程的原料。
从我国面临的经济高速增长、环境状况严峻、资源相对缺乏的形式出发,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精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重要的战略选择。自从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当今国际社会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探寻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共赢的道路。根据国际上多年的实践经验,循环经济是一条有别于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在固体废物的污染治理工作中,实现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能够有效解决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问题,并支持未来经济高速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固体废物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施行8年来,我国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历史欠账较多,基础设施薄弱,固体废物污染仍然十分严重。我国固体废物的现状是,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稳中有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逐步提高,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有所加强,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从1996年的6.59亿吨到2001年的8.88亿吨,年增长7%;其排放量年增长14%,其中,哈尔滨市2003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871.37万吨,较2002增加13.35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636.98万吨,综合利用率73%。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也在不断增长,垃圾产生量年增长8-1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20%。危险废物累计储存量达到2000万吨。2001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综合利用量4.73亿吨,综合利用率达到52.1%,垃圾年处理量7835万吨,处理率达到58.2%。
当前固废防治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问题突出,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越积越多,长期得不到有效处置,给周围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许多省市的铬渣危害尤为突出,乡镇企业工业固废处置更是薄弱环节。据统计,全国堆积矿山固体废物占用或破坏土地达900平方公里,其中三分之二是耕地。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能力不足、标准不高,处理方式单一,生活垃圾急剧增加,处理方式又都采用卫生填埋,年复一年,土地资源不堪重负。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低下,全国危险废物年产生量在900万吨左右,综合利用和处置仅为600万吨,每年约有300万吨被贮存起来,全国累计贮存量已达2000万吨。目前全国只有14个城市建了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但因种种原因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危险废物紧急事故快速反应能力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农村固体废物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农村固体废物的处理,大多数地区还没有提上日程。由于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畜禽粪便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环境,严重污染空气和水体。农村的大量生活垃圾基本没有得到处理处置。
三、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意义、原则和框架
(一)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意义
固体废物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的一种具体体现形式,本质上也是一种生态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固体废物的生态化转向,可以有效地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排放量,使其成为一种原料资源从而创造新的经济价值。固体废物要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从而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固体废物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二)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原则
随着固体废物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加重以及人们对环境污染为题越来越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首先确立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三化”原则即:“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其中资源化是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采取管理和工艺措施,在固体废物中收回物质和能源,以前一种产品的废物做后一种产品的原料,在以后一种产品的废物生产第三种产品,如此循环和回收利用既可使固体废物的排出量大大减少,还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满足良性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三)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框架
循环经济具体体现在经济活动的三个重要层面上,分别通过运用3r原则实现三个层面的物质闭环流动。
1、在企业层面上(小循环)。
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推行清洁生产,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量化。要求企业做到:(a)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物料使用量;(b)减少产品和服务的能源使用量;(c)减少有毒物质的排放;(d)加强物质的循环使用能力;(e)最大限度可持续地利用可再生资源;(f)提高产品的耐用性;(g)提高产品与服务的强度。
2、在区域层面上(中循环)。
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3、在社会层面上(大循环)。
通过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四、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的对策
(一)生活垃圾的组成、性质
生活垃圾简易分类可分为有机物(可堆肥物包括动物植物)、无机物(填埋物)、可回收物(包括纸张、塑料、破布、金属、玻璃等)。按照可燃烧性能分为可燃性垃圾与不可燃性垃圾;按发热量分为高热值垃圾与低热值垃圾;按化学成分分为有机垃圾与无机垃圾;按可堆肥性可分为可堆粪垃圾与不可堆肥垃圾。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平均日常生量为人均0.7-1公斤, 1997年,全国的垃圾产量达到了1.4亿吨,全国200多座城市已陷入垃圾围城之中,北京、上海,垃圾日产量已超过12000吨,哈尔滨市日产生生活垃圾3500吨,年递增率为5%。迄今为止,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生活垃圾仍以露天堆放、填埋为主,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能否妥善解决垃圾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
(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堆肥
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减容、减量及无害化都很高,焚烧过程产生的热量用来发电可以实现垃圾的能源化,是一种较好的垃圾处理方法。哈尔滨垃圾焚烧处理厂采用世界先进的流化床焚烧技术,适用于中国垃圾不分拣的国情,可燃各种垃圾,将垃圾直接粉碎燃烧,将有害固体和气体符合国家标准排放,垃圾燃烧率在85%以上,废渣填埋量只有普通垃圾填埋量的1/10,日处理生活垃圾200吨,垃圾焚烧后每年可供应电能1300-2100万千瓦时、蒸汽7.2万吨,初步实现了“变废为宝”、“垃圾资源的再生利用”要求。深圳市垃圾焚烧厂1988年11月正式投产,总投资47.29*106元,运行正常,除技术改造和年终大修停产外,基本保持单炉运行,连续生产状态,单炉日处理生活垃圾150吨,废渣灼烧减量小于3%,运行成本1990年测算为23.33元。但综合国内垃圾发电的整体情况看,依然存在着设备投资巨大,尾气污染控制不当、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建设、运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处理生活垃圾应注意吸收国外先进经验,适应当地经济情况,开发自己的垃圾焚烧发电系统,设备国产化,采取政府扶持与企业运营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发电或供热能力则决定于垃圾的热值,若低位发热值高于4000kj/kg,则可向电网供电,热值愈高,发电量也愈多,要想经济效益明显,还应提高垃圾的热值。
堆肥技术适合于易腐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垃圾处理,对垃圾中的部分组分进行资源利用,且处理相同质量的垃圾投资比单纯的焚烧处理大大降低。堆肥技术在欧美国家起步较早,目前已经达到工业化应用的水平。发达国家由于生活垃圾中的易腐有机物含量大大低于我国的一般水平,因此靠堆肥只能处理15%左右的垃圾组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堆肥技术的推广。但就广东省的具体情况来看,生活垃圾中的易腐有机质(主要是厨余)含量都在50%左右,因此采用堆肥技术可以达到比较好的处理效果。国内烟台已投资1.29亿元,建设生活垃圾堆肥场,设计最大处理能力为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
近年来,我国在国家科委社会发展科技司、建设部科技发展司的组织推动下,经过专家评估,通过确定了一系列城市垃圾处理技术推广项目。其中,属于机械化堆肥处理技术有5项,如下图:
分选 ----→ 破碎----→ 发酵设备
破碎 ----→ 分选----→ 发酵设备
分选-→ 破碎--→分选---→发酵设备
分选破碎(半湿式破碎分选)→发酵设备
--------------------------→发酵设备
不同堆肥处理技术的区别主要在于:1、有无预处理系统给予处理设备组合形式;2、有无发酵仓及仓的结构形式差异;3、一次发酵的进料及出料方式及设备;4、后处理系统的完善程度;5、堆肥产品的质量及使用对象。
以老河口市堆肥场为列,该场1993年6月投入试运行,处理规模为生活垃圾100t/d、粪便20t/d,采用两次静态好氧发酵工艺,初级发酵10t/d,次级发酵≥30t/d。经分析垃圾堆肥产品质量,其中主要指标为:有机质(以c计)10.17%;总氮(以n计)0.51%;总钾(以k2o 计)1.17%;总磷(以 p2o5 计)0.32%。堆肥产品中,颗粒粒径ø<10mm的部分占90%;ø=10-30mm者占10%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堆肥场合计投资499.96*104元,年运行费用27.18*104元,年折旧费5.2*104元,折合垃圾处理单位成本8.87元。
但堆肥技术必须是将新鲜的垃圾首先进行分类后再将易腐有机组分进行发酵,才能有效地防止重金属的渗入,从而保证有机肥产品达到国家标准,真正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但堆肥技术也存在明显的缺点:不能处理不可腐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因此减容、减量及无害化程度低。
(三)餐饮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餐饮垃圾指餐饮业、企事业单位、学校食堂以及食品加工生产单位产生的食物残渣、废料等,以淀粉类、食物纤维类、动物脂肪类等有机物质为主要成分,具有含水率高、油脂、盐分含量高、易腐发酵发臭等特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垃圾的产生量愈来愈大,上海市每天产出餐饮垃圾1300吨,北京达到1600吨,哈尔滨市日产生量达到500余吨。以往餐
饮垃圾都是不经处理,直接作为饲料喂养生猪,会引发人畜共患的螺毛虫
和钩绦虫,危害人体健康。
为了治理餐饮垃圾所带来的健康和环境问题,韩国将每月的25日定为“减少食物垃圾日”,日本在2001年实施的《食品再生法》规定对不可避免的食品垃圾要进行回收和再利用。我国虽然还没有餐饮垃圾实施管理的法律法规,但很多城市如上海、沈阳、长春、哈尔滨都已经开展了餐饮垃圾的回收利用工作,利用回收回来的餐饮垃圾生产动物饲料和油脂,长春通过“餐饮垃圾”的处理,生产出100吨干物质饲料和10吨油脂,年利润在2500万元至3000万元,哈尔滨市自2004年5月启动餐饮垃圾处理项目以来已生产饲料53吨。餐饮垃圾处理工艺主要可以分为4个主系统和2个配套系统:一、预处理系统,主要对餐饮垃圾进行分类破碎;二、脱水脱脂系统,将物料送入脱水料仓,达到脱水脱脂目的;三、干燥灭菌系统,高温清除水分并消毒;四、粉碎称重系统,冷却后粉碎。配套系统中的废弃液油水分离系统可收集废弃液中的油脂。
(四)生活污水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年排放量已达232亿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也逐渐提高,到2002年已接近22.3%,意味着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每年已达数百万吨。因此,如何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进行资源利用,成为城市建设中应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
目前,国际上处理污泥的方法主要有:1、海洋投弃2、填埋3、堆肥化4、焚烧5、干燥6、垃圾焚烧发电厂与市政垃圾混烧处理。经过实践和评估各种因素,污泥的最终处置方案只有三种:堆制肥料、热力干燥后用作肥料、能量回收(即焚烧、沼气发电)
海口市白沙门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城市生活污水22万吨,每年生成约4万吨污泥,进行填埋处理时每吨污泥运输、填埋需80元。2002年底,经检测海口市城市污泥重金属含量大大低于国家允许标准,海南农丰宝肥料有限公司以每吨15元的价格包购了污水处理厂的全部污泥,利用微生物处理的方法,将污泥加工成有机肥和复合肥销售。
污泥焚烧有两种情况:采用流化床或多级焚烧炉在处理厂内进行焚烧;干燥后运到其他地方进行焚烧。焚烧是一个很好的处理污泥的方案尤其对于污染严重的重金属行量或化学污染物超标的工业污泥,处理规模大于50000吨/年,但焚烧投资和运行费用高于干燥造粒,对运行的温度要求较高(焚烧温度850℃,干燥100℃),工艺比较复杂。目前美国近200家污水处理厂采用焚烧方式处理污泥,处理量占全美处理总量的20%。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污泥沼气发电热能回收流程图如下:
剩余气体进入燃烧器 发电并入市政电网
↑ ↑
消化池沼气-→ 脱硫-→ 储气柜 沼气发电机 -→ 热回收装置 -→ 消化污泥加热
污泥干燥的优势明显:大幅减少体积从而减少储存、处置、运输费用;最总产品用途广泛,可作肥料和其他工业工艺过程中的燃料;最终产品如污泥本身重金
固体废物的现状及循环利用的对策研究
本文2006-07-14 00:00:00发表“城建环卫”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62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