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加大对农业的扶持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06-07-10浏览:3026下载214次收藏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金融在市场资源配置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金融提供连续持久的支持。我国农业基础比较薄弱,金融如何加大对农业的扶持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一、目前农村金融环境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采取了一系列扶持农业的政策措施,农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薄弱环节”的地位并没有改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抵御自然灾害和风险的能力不强,农业综合生产效益低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在拉大。农村金融环境总体上看是比较差的。主要表现:
(一)信用缺失。客观上农业生产风险较大,投入农业的资金风险也大。主观上也存在建国以来投入农村的大量资金,成了呆坏帐,承贷者长期以来形成了贷款是国家的钱,还不了迟早会豁免的观念,没有形成借债还钱天经地义的理念,  信用观念淡薄。[大秘书-www,damishu.com,找范文请到大秘书网]
(二)保障体系滞后,抵御风险的能力弱。农村经济受自然条件、市场环境、政策因素的影响较大,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弱,客观上导致银行投入的信贷资金的风险较大。面对存在的风险,却在风险的控制上缺乏必要的手段。目前我国尚未开办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商业保险在城市竞争已非常激烈,功能日臻完善,但在广大农村保险业务发展仍非常滞后,只有少量的房产和交通工具参加了商业保险。而种养业、农作物受自然灾害、市场供求的影响风险最大,这些领域商业保险又不愿意介入。
(三)缺乏有效的贷款担保手段。农民的资产主要是房产和一些生产资料。农村的房产一方面变现难,另一面属生活必需品,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不具备抵押担保的条件。农民的生产资料比较复杂、难定价,也不能作为抵押担保物。
(四)金融秩序不容乐观。农村是金融管理和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加之农民缺乏金融常识,法律意识淡薄,这就给非法集资和民间高利贷的产生有可乘之机。
二、金融支农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金融环境的好坏将影响资金的流向,由于农村金融环境较差,对资金的吸引力较弱,已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
(一)商业银行淡出农村金融市场。过去我国的金融改革没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加大对农业的扶持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