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初探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06-06-24浏览:2404下载269次收藏


一、国家对房地产企业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
    众所周知,房地产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和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非常大,但如果在发展中不谨慎,对金融安全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房地产开发中约70%的资金来自银行,一旦出现问题,将导致商品房贬值,空置房增多,以及银行贷款变成负资产等一系列问题。根据央行的统计,1998年至2002年,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年均增长25.3%;1997年至2002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年均增长一倍以上,两者的增速都远远超过同期gdp的增速。[本文来源于大秘书-www,damishu.com,找范文请到大秘书网]
    商品房供给与需求总体的基本平衡是房地产市场可持续稳健发展的前提,商品房持续严重的供大于求,造成空置率上升,房地产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难以实现预期利润,并最终将企业风险转嫁到银行。相反,房地产需求过热,无论是实际需求还是投资投机需求,会在短期不断诱发抬高房地产价格,最终脱离市场实际需求能力而出现泡沫,而泡沫堆积的后果也就是经济和金融危机。从许多国家和地区房地产发展经历看,市场大跌或崩溃的主要原因都是房地产短期内发展过快或过热,最终超过市场需求承受极限。

因此,必须使房地产稳健发展。自2002年下半年以来,由于部分地区出现了房地产投资增幅过高、商品房空置面积增加、房价上涨过快以及低价位住房供不应求和高档住宅空置较多等结构性问题。央行必须通过信贷政策的调控作用,使房地产市场保持合理的资金规模,避免资金过量涌入,避免企业超负债能力超计划规模的开发项目,避免借用信贷资金进行商品房投机买卖行为的大量出现,确保房地产业持续、稳步和健康发展。

2003年6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该文件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进行项目开发申请贷款时必须具备自有资金30%,而不是原先的自筹资金30% ,这限制了许多企业开发新项目的能力;文件规定期房不得办理按揭销售,又割断了企业项目建设与资金快速回笼,从而进行多头开发项目的资金链,还将直接影响不少在建项目的资金链。同时,文件还规定,购买第二套商品房不得享受优惠利率和降低贷款成数,提高了投资和改善住房者的成本。所有这些政策对市场供需双方都有一定抑制作用,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该轮宏观调控政策被房地产商称为央行十年来出台的最严厉的措施。

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我市房地产业的影响

杭州市作为浙江的省会城市,其新一轮的房地产发展周期开始于1998年,急速扩张则始于2000年,到2004年,本轮房地产市场景气循环已经持续了七个年头。对杭州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发现,金融政策大力支持下住宅需求(包括区内住宅需求和区外住宅需求;包括消费性需求和投资与投机需求)的迅速扩张与“非饱和供地”政策下住宅供给增长缓慢交互作用导致了杭州住宅价格以惊人的速度持续攀升。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自进入2004年以来,宏观调控政策对杭市房产已产生了一定作用,杭州的房地产业开始呈现新的特征:

1、杭州二手房的挂价呈下降趋势。据金丰易居新增房源统计显示:5月下旬挂牌供应量比上旬(房交会前夕)增加了1.7倍,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初探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