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06-06-03浏览:2512下载266次收藏

    近年来,欠发达地区坚持把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之一,充分利用该县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取得初步成效。据某县招商局统计,2004年以来,全县共引进和洽谈内外资项目221个,协议合同金额26.6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93亿元。目前已建成项目114个,在建项目83个,待建项目24个。为进一步把准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发展脉搏,发现金融信贷支持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推动政府引导、社会联动、金融支持合力的形成,我们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对欠发达地区域经济金融影响

1、突破资金短缺瓶颈。近年来,资金短缺成为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瓶颈。面对资金短缺矛盾,企业、银行、市场、政府陷入窘境。由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程度低,重点项目或骨干企业较少,大部分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对地方经济拉动力不明显,聚集各类资金能力弱;银行缺少信贷项目载体,大量资金上存或闲置,加上信贷资金商业化运作,银行信贷审批权限上收,贷款投放减缓。;国家财政性资金分配不足,投资拉动政策见效慢;大部分企业管理水平低、经营机制未转换、经济环境不佳而造成引资成本高,出现引不进、转不动、留不住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欠发达地区把招商引资作为资金短缺瓶颈的突破口,不失为有效举措,初步实现了各类资金主体利益及各项资源的有效整合,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县域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2、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招商引资,培植了优势市场主体,增加了新一轮投资需求,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特色逐步凸现。如以果、药、茶、花、藻等为主的产业化农业;以安棚碱矿、旭日小苏打、芒硝矿等为代表的碱硝化工业;以金、银矿为主的石灰石、蓝晶石、油页岩等矿产品开发及以水泥、耐火材料为主的建材业等,吸引了一批知名品牌、高新技术、产品竞争力强,符合市场需要的成熟企业。这些重大项目的引进,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将产生巨大的拉动效应,同时为调整欠发达地区经济结构、丰富城乡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也起到积极作用。

3、加快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提高了企业诚信意识,促进了全县信用环境建设。招商企业大多来自经济发达地区,拥有先进经营管理体制和优秀企业文化,具有较强的社会信用观念与市场竞争力。他们在本地兴建项目,必将影响本地政府、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理念,推动本地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与现代信用观念。为搞活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经营理念,确立诚信观念,打造信用欠发达地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直接增加财源和税收。欠发达地区有许多企业因资金不足或经营管理不善面临停产倒闭。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既盘活了企业,调整了工业结构,又增加了税源。招商引资企业大多效益较好,如欠发达地区安棚碱矿每年对县财政贡献占全县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2005年该公司又投资6亿元进行二期扩建。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同时招商引资企业不论是投资建厂,还是盘活老企业,都将吸纳大量人员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减轻全县就业压力。

5、增加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和业务收入,有效激活银行信贷,改善信贷资产结构,利于地方金融业发展。招商引资可以增加欠发达地区域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为其扩大信贷规模,增加信用投放奠定基础;为招商引进企业提供中间业务可以增加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对效益较好的新兴项目贷款可改善银行资产结构,降低不良贷款率,增加利息收入,促进经营状况改善等。欠发达地区由于缺乏优良信贷载体、社会信用环境欠佳,商业银行经营机制不活,贷款门槛过高、限制基层行的资金运用等因素,近几年欠发达地区贷款投入持续低迷,金融机构资金运用压力巨大。全县金融机构由1998年末贷差4.8亿元变为2004年末存差3.5亿元。一方面企业资金短缺,一方面银行资金闲置。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扩大了银行信贷投放的空间,使商业银行获得了生机与活力。同时,通过信贷增量投入,将资金投放到有市场、有效益、有前景的项目上,并有计划地退出劣质低效的项目,可以盘活现有信贷存量,增加优质信贷资产,降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