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企业渠道创新策略

栏目:工矿企业发布:2006-05-10浏览:2645下载209次收藏

    用“黎明前的黑暗”来概括如今中国的渠道环境可谓恰如其分。混乱,迷茫,暗藏杀机,憧憬,东方欲待破晓……但要真正等到显现光明的那一刻,则必须有赖于企业家的大智慧与策略眼光,透过混沌,带领企业率先冲出迷雾。创新,只是一种形式,而策略,才是本质。   

 
 
  缺乏产品策略规划的渠道建设只是一种空想

  近几年来,常听到企业频频谈到渠道建设,而众多专业媒体也不断推波助澜,大力强化渠道在整个营销体系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这是一种进步,至少表明企业已经开始从全新的角度来认识渠道,但总感觉企业将焦点都放在渠道自身上,却很少谈到渠道建设所依赖的产品策略规划。

  一直以来,企业对渠道的建设和管理始终处于一种自然发展和经验判断的状态,采取的是以价格为驱动、返利为诱饵的运作方式。可试想,如果离开了产品,渠道还能否存在?如果离开了产品的策略规划,渠道建设将从何处入手?渠道建设的依据将来自何处?我们认为,如今的企业患上了一种“渠道过度综合症”,因过于关注渠道而忽视了更为本质的内容——产品策略规划。

  渠道体系的存在,的确是基于价格利益的驱动,但问题在于,如何才能持续确保渠道各环节的利益?事实上,在企业粗放的渠道建设下,渠道各环节的价差利益都无法长期维持,处于一种持续下滑、不断逼近出厂价甚至倒挂的趋势,如此,企业的渠道体系将从何构建?

  一个稳定的渠道体系,本质上依赖于稳定的价格空间,那么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立明晰的产品价格体系,规划产品在渠道各环节中的价差空间。对于这一点,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一种策略性的思维方式,突出表现在制订产品的价格体系上。国内企业惯用的产品价格制定方式,是一种自上而下自然加价的方式,在考虑生产成本和经销商可接受的价格基础上,制定出产品的出厂价(或供货价),而其余环节的价差空间,则完全采取由各中间环节自然加价的方式来确定,其后果是因多样化的进货渠道和区域行情造成差异很大的产品零售价格。一方面,产品零售价格的零售价差异过大,将使产品的定位发生变化,也就意味着产品脱离了目标消费群的需求;另一方面,产品的价格体系将受到渠道各环节竞争的巨大影响,不断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谈企业渠道创新策略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