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党课总结报告

栏目:党会党课发布:2006-05-08浏览:2730下载202次收藏
一、充分肯定元洲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好成绩

元洲村户籍人口3056人,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1458亩,鱼塘250亩。近年来,在镇委、镇政府,村“两委”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保持了快速的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党的建设和村务管理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元洲村地理条件优越,村民勤劳,村委班子稳定,村发展思路有连续性。一是针对人均不足4分耕地的实际,以合作社为单位整体对外发包耕种,将村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致力于从事二、三产业。二是平整土地,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共辟出约100亩土地修建厂房仓库,引资办厂10多间,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也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三是以点带面,发动村民洗脚上田。通过邀请专家现场讲课,发动致富能手开展帮扶活动等,帮助后富村民增加收入。目前,村拥有一大批种养致富能手和经商办企业的经济能人,如村民单照明养鱼年收入6万多元,郭镜明搞蔬菜批发年收入10多万元,全村60%的劳动力从事农产品流通或外出务工,35%的劳动力从事建筑和养殖业,3%的村民自办企业,200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在石滩镇属上游水平。

[大秘书网-http://www.damishu.com找文章,到大秘书网](二)全面展开村级事务管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顺应群众需要开展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务管理,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近年建设了2000多米的环村大道,每50米安装一盏路灯;实施了坑渠硬底化改造,重新建造了无公害厕所;更新了村内自来水网,接驳了市自来水;改建了村小学、党员和老人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二是健全了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每月定期把计生等各项村务情况和财务收支情况公布于众,接受群众的监督。三是成立了环卫队伍,设置专人专职清洁公众卫生,收集运送村垃圾,制定了卫生管理条约,实行各家各户门前卫生三包制。四是实施村民用电、退休党员补助和60岁以上老人享受医疗、渡船等优待政策。五是建立了村警务室,成立了专职的治安队伍,定期开展禁毒戒赌等普法活动。六是积极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搞好滨河大道和沿街大道的花基、绿化、路灯建设和鱼塘周边整治,开工建设5000多平方米的休闲活动场所,逐步营造花草树木成林,大小道路畅通的良好环境,2005被评为广东省生态文明示范村。

(三)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村党支部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重视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并以此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战斗力和凝聚力。一是建立学习制度,保证教育成果。制定了符合本村实际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方案,建立了党小组学习责任制、签名制等,定期召开支部动员会,开展书记讲党课、观看录像,学习典型事迹等活动,保证参学率。二是不断改善学习条件。坚持为全体党员、村民小组代表订阅《增城日报》等党报党刊;建起了党员电教室,并投入3000元更新了电教设备;定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村民小组代表参观学习先进经验。三是建立了班子议事决策制度和分工责任制。凡是村中重大事务,均召开“两委”会议研究并由党员及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对支部党员每年组织一次民主评议活动。四是建立了党员联系村务、联系农户活动。党员深入农户,实行教、帮、扶活动,共解决了43户联系户的就业出路,使5户特困农户中的4户摆脱“特困”,在党员和农民群众中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五是党员危险时刻冲锋在前,在2005年6月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中表现突出,充分体现了先锋堡垒作用。

二、集中精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中央又以一号文件下发《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党课总结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