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加强市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栏目:城建环卫发布:2006-04-24浏览:2287下载289次收藏

    近年来,全国许多大中城市因气象类自然灾害引发管理危机,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严重程度愈来愈大。如何未雨绸缪,降低或避免此类灾害给城市带来的影响和危害,加强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城市抗灾能力,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大秘书网文章-http://www.damishu.com 找文章,到大秘书网]

一、构建**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十分迫切

构建**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之所以十分重要和迫切,一是气候变暖,全球灾害发生频繁;二是全国城市气象灾害损失日益严重;三是气象灾害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地处太行山中部东麓,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加之冬夏季风交替的不稳定、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气候因子年际变化很大,各种气象灾害发生频繁。据记载,**市各类自然灾害中70%以上是气象灾害,特别是干旱和洪涝,历史上出现频率高、影响大,旱涝灾害多年连续发生的情况屡见不鲜,除了涝、旱灾害之外,冰雹、飓风、低温冻害等也曾给**造成严重的损害。1996年8月台风暴雨带来的安全威胁至今让人记忆犹新,而发生在1966年8月23日的特大暴雨城市灾害,假如在今天出现后果将无法想象,而这种危害的可能性在四十年后却更大了。另外,由于高温干旱气候引发缺水的潜在危机,也将对**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二、**已经具备了构筑气象灾害预警体系的基础

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设应包含天气监测、预报服务、预警发布、法规建设等一系列工作。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市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已取得长足发展,构筑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的条件也基本具备。一是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基本形成。即:以地面自动气象站和自动雨量站为主的中尺度气象监测网初具规模,两个自动气象站可自动进行每小时一次的数据观测和传输,实时采集各地降水、温度和风等要素,乡镇自动雨量站在降雨季节可以实时收集各地雨量情况,分辨率可达到10公里;再是风云二号卫星云图接收系统组成的卫星遥感观测系统也已建成。二是气象信息处理能力明显增强。建成了以计算机局域网连接广域网和internet网为基础的,基于vast的气象信息接收系统和基于sdh等网络的气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加强市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