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全市工业经济暨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栏目:指导讲话发布:2006-03-21浏览:2426下载164次收藏

同志们:
    这次全市工业经济暨企业改革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工业经济暨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五”以来工业经济发展的实践,安排部署“十一五”期间特别是2006年的工业经济暨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加快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刚才,国安同志代表市经委、国资委作了工作报告。华亭县、崇信县、崆峒区政府分别就工业经济运行和企业改革作了典型发言。武毅副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十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十五”时期,是我市工业经济和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步的时期。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按照“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保证抓党建”和“实干攻坚抓突破”的总体要求,抢抓发展机遇,狠抓项目建设,加快结构调整,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工业经济的各项指标大幅攀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效益全面提高。截止2005年年底,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30亿元,是“九五”末的2.31倍,较上年增长20%以上,五年平均增长18%,比“九五”平均增速提高了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亿元,是“九五”末的3.61倍,较上年增长21.05 %以上,增速位居全省前列,五年平均增速达25%,比全省高1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在全市生产总值中比重已达到28%,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8.1亿元,是“九五”末的5.83倍;实现销售收入51.8亿元,是“九五”末的3.28倍;原煤达到1700万吨,水泥达到130万吨,发电量90亿千瓦时,与2000年相比,年均分别增长2.89倍、2.04倍和 12倍。主要经济发展目标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五”规划。国有企业改革进展较好。全市累计完成改革改制302户,改制面达88.6%。东部运输、崆峒水泥、新世纪酒业、育才酒精、成秭电瓷等一大批中小企业实现了民营控股和民营民有。全市形成了以煤电为支撑,煤炭、电力、建材、食品、医药、制革、机械、电子等区域特色行业竞相发展的工业格局。工业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回顾和总结过去五年的发展历程,有以下几点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坚持:
    一是必须坚持以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为方向,走工业强市之路。市委、市政府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区域经济、谋划发展全局的高度出发,提出了以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为方向的发展定位,把发展现代新型工业提到了突出位置。在这个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全市上下形成了谋工业、抓工业、办工业的合力,力量向工业集中,要素向工业集聚,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大提速。全市工业经济步入了跨越发展的“快车道”,工业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由“九五”末的21.2%提高到28 %,上升了6.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九五”末的29.6:34.2:36.2调整为24.4:41.5:34.1,工业对财政的贡献份额由2000年的34%提高到2005年的43%,上升了9个百分点。工业化程度系数达到0.98。
    二是必须坚持依托和引进大集团、大公司,抓大项目,促大发展。“十五”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发展抓项目”的总体要求,培育和引进投资主体,有力地支撑了工业经济的快速成长。华亭煤业集团的重组联合和平凉发电公司一期工程的竣工投产,撑起了平凉工业的半壁河山。全市共实施各类工业项目234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近60亿元,占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4亿元的36.5%。其中,技术改造投资35.87亿元,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59.8%。先后成功引进了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徐州矿业集团、甘肃祁连山集团、河南西保集团、兰州佛慈集团等知名集团、公司到平凉投资兴业。实施了华亭煤矸石环保节能电厂、豫华冶炼、佛明制药、新安煤矿、平凉祁连山水泥、静宁大红碗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完成了华砚1000万吨,山寨240万吨,新窑、新柏120万吨改扩建项目。在地方政府和企业集团的共同努力下,催生了一批大项目前期工作的进展和实施。平凉电厂二期、崇信电厂一期已完成可研审查,目前已报国家审核;华亭中煦6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已奠基开工;大柳煤矿前期筹建工作正在加紧进行。通过依托和引进大集团、大公司,狠抓工业项目建设,扩大了工业经济总量,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
    三是必须坚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推进国企民营化改革,搞活企业机制。大力发展和壮大民营经济,特别是民营工业经济,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攻坚重点之一。“十五”以来,全市民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全市注册民营企业累计达到801户,较“九五”339户增长1.36倍,注册资金累计达到77052万元,较“九五”1738万元增长43.3倍。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4519人,上缴税金1171万元。按照催生一批,引进扶持一批、改制壮大一批的发展路子,通过政策引导、政府推动、民营骨干企业逐年增加,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民营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日益现显。全市已完成改制的企业,绝大多数走上了非公轨道,显示和发挥了新体制和新机制的活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按照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同时,要加大改革改制力度,使全市中小企业走上民营控股或民有民营的轨道。
    四是必须坚持培育支柱产业,发展优势工业。市委、市政府审视市情,提出发展“四大产业”,建设“四大基地”,把平凉丰富的煤炭资源,石灰石资源,光热资源,旅游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转化为持续增长、较具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和工业企业,成为初步形成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的关键所在。五年来,全市依托煤电、草畜、果菜、旅游四大产业,培育形成了以煤电产业为支撑,以建材、制革、食品酿造、畜产加工、机械电子、医药制造为辅助、地方特色鲜明、较具规模的资源导向型工业群体。全市六大行业共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1.3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2.75%。其中煤、电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4亿元,同比增长28%,占全市规模以上增加值的80%,占六大行业增加值的86.3%,成为全市工业生产增长的主要力量。
    五是必须坚持大力发展和建设工业集中区,构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平台。市委、市政府把建设工业集中区作为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的突破口来抓,立足于构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平台,工业集中区在集聚生产要素,扩大招商引资,推动工业化、产业化、市场化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在全市工业经济暨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