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年度全市教育行政工作会议讲话

栏目:指导讲话发布:2006-03-11浏览:2985下载229次收藏

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2006年2月10日)
同志们:
春节刚过,这里,我代表市教育局党委、行政给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拜个晚年,祝愿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合家欢乐!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十五”期间及2005年度全市教育工作,安排布置2006年度全市教育工作。下面,我讲三个方面:
一、“十五”期间及2005年度全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我市教育工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化、两基础、一先导”发展战略的要求,坚持“走创新之路,建川中教育强市”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大力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教育事业的各项主要指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育规模总量大幅增长。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448所,在校生63.8万人,教职工3.2万人。与2000年相比,普通高中在校学生7.9万人,增长204%,职业教育在校学生4.5万人,增长357.2%,2005年,我市职业教育招生突破了2万人,各类民办学校及教育机构的在校生5.9万人,增长84%。2005年,全市共向普通高校输送新生14357人。“十五”期间,高等自学考试共培养本专科毕业生3962人,成人高校招生共录取15294人,共向普通高校输送新生48848人,是“九五”期间地3.3倍。
二是教育的普及程度普遍提高。“两基”成果更加巩固。全市“普九”人口覆盖率继续保持在100%,小学正常适龄人口入学率保持在99.79%以上,初中阶段入学率达103.8%,初中三年直升率2005年超过80%,较之2000年增长近15个百分点。全市学前幼儿三年入园率达到71%;与2000年相比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75%以上,增长17.6%,超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
  三是办学水平和质量有较大提高。名校建设成效显著,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2005年建成1所省级示范高中,3所市级示范高中,全市已建成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5所,全国重点职中1所,省重点职中3所,市级示范高中6所,市综合高中1所,居全省同类市州前茅。在市级以上示范性学校就读的学生占70%左右,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全市每万人口有普高在校生202人,居全省第一,普通高考上线率、录取率年年名列全省前茅。
  四是城市教育突飞猛进,引领示范作用明显提高。市城区和各县做大做强城市教育。市城区遂宁中学、遂宁二中、遂宁一中、遂宁高级实验学校共征地700多亩,投资2个多亿分别建设新校区;射洪中学、蓬溪中学、大英中学、安居中学分别征地近300亩建设新校区;射洪县职中发挥国家级重点职中的优势,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了学校快速发展,使学校占地面积、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名列全省国办职业学校前茅;市民进中专校由租场地办学发展到拥有自己校舍,在校生达到5300多人,并成为全省第一所民办省级重点职中。城市教育在办学条件、规模质量和竞争力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在质和量上取得突破,基本满足了城市化进程对教育的需要。
五是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教师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在职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与2000年相比,2005年全市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7.9%、92.3%、73.4%,分别提高1.8%、7.2%、17.1%;职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由2000年的36.8%提高到58.4%。全面完成了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教师素质及教学水平明显提升。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在教育系统有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79名,市级知名教师42名,知名校长14人,特级教师70余人。师德师风建设取得新成效,涌现出一大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人师表的优秀教师。“十五”期间,国家、省、市三级共评选表彰4名全国教育系统劳模、106名师德标兵、18名优秀校长、115名优秀教师。切实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经济待遇继续改善。
  六是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办学规模、效益明显提高。“十五”期间,全市中小学减少了863所。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有了新突破,适应农村税费改革要求,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已基本确立,农村教育重中之重地位初步落实。2005年,以市电大引进民间资金5000万元进行“股份制”合作办学为突破口,办学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办教育发展明显加快,仅2005年,全市新增民办教育投资总额达到4000多万,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教育资源新的增长点。 [本文转载自大秘书网-http://www.damishu.com]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顺利推进,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高中阶段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进展。
  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科研成效显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整体推进,新的教育评价机制正逐步深入人心,青少年科技教育、国防教育、青春期教育、体育、艺术教育等取得新成绩。
七是教育投入有较大增长,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01年-2004年累计投入教育经费282372.3万元;近5年来,共投入危房改造资金12298.19万元,改造中小学危房面积186460平方米。我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逐步改善,教师待遇稳步提高,教育、教学手段不断改进,教育信息化得到了较好发展。
八是规范管理,依法治教稳步推进,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治理教育乱收费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2005年以来,我们把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重点工作来抓,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进一步规范学校宣传招生行为,实行“阳光招生”。与市监察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宣传和招生管理的通知》,明确了“招生十不准”,实行“阳光招生”。取消“形势法纪传统教育费”项目,减少收费总额约780万元。取消实验班高收费,涉及100个教学班,5000学生,降低收费总额达1000万元。直接查处教师体罚学生案件1件,指导和参与查处区县学校乱收费案件10件,清理清退违规收费17.65万元,处理责任人10人,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3.3%、81.9%、17%,有效地遏制了教育乱收费现象,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省教育厅《四川教育信息》(2005年第96期)对我市推行“一费制”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经验进行了宣传,并向全省推荐学习,同时,省纠风办在《四川纠风工作动态》(2005年第5期)中以“遂宁市治理教育乱收费成效显著”为题进行了通报表扬。
贫困生资助工作扎实推进。对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2005年共投入经费759.6万元,资助贫困学生近7万人,切实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基本实现了“确保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工作目标,促进了教育公平。
学校安全工作切实加强,校园周边环境和治安秩序明显好转,学校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安全工作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努力做到了“事故数量明显减少,伤亡人数明显减少”。
九是扎实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效能革命建设。2005年,全市教育系统按照中、省、市的统一部署,普遍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明显增强。全市教育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扎实推进,取得明显成效。市教育局先进性教育多次得到了省、市督导组的高度评价。市教育局效能革命建设稳步推进,办事效率、服务质量均显著提高。
  可以说,“十五”时期是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最快、成效最卓著的时期,不仅为遂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也为加快遂宁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需要特别指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年度全市教育行政工作会议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