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学习型政党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一、突破学习的观念障碍,实现认识的重大转变
一个组织只有努力改善其成员的思想模式,促进全体成员达成认知行动上的一致,才能保障组织计划的顺利实施,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建设学习型政党,必须首先突破思想观念的误区,改进思想模式,转变观念,统一认识,用先进、科学的理念武装各级党组织,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运用先进理论认识和改造世界,以保证各项工作正确及时地贯彻落实。
(一)学习的内涵应由狭隘、片面向广阔、全面转变
1.学习要与思考联系起来。学习过程应该是提高思维能力,培养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吸收知识、获取信息,还包括思想、心理和观念的转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是否具备战略思维能力,是衡量一个政党成员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战略思维是指对全局性、规律性、长远性的问题作出重大决策的科学思维方法,是辩证性思维、全局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和预见性思维。从领导者视角看,战略思维实际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一种思维方式,一个认识的基点,标志着认识问题的角度、幅度和深度;是领导者议大事、谋大局的深入思考,是最高层次的思维活动。这是每个领导者必须选择的思想方法和领导艺术。
2.学习要与实践联系起来。离开实践的学习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建学习型政党,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书活动,而是旨在全党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大兴学习调研之风,进一步拓展改革发展思路,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提升科学决策水平,推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在创建过程中必须克服“假学”的倾向。一是要防止一阵风式的表面化学习。二是要防止机械性的盲目学习,学用两层皮。三是要防止被动性的应付学习。当前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善于运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和个人工作的思想实际,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3.学习要与创新联系起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学习不只是适应性学习,而且要创造性地学习。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学习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创新意味着知识的应用并做出成果。世界在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在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党自身也在发生重大变化,变化的环境要求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也应转变为创新性。画地为牢、被动应付、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精神状态,必然难逃“煮青蛙”的厄运。社会主义新的实践要求我们党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不断学习中求进步,在不断创新中求发展。
4.学习要与个人、社会、组织联系起来。从个人来讲,学习应成为人生的一个目标,一种价值观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内容。学习像水、空气和吃饭一样,是人须臾不可离开的。学习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且是人生目的。任何人学历再高,学问再大,官位再显赫,都不能骄傲自满,浅尝辄止,而是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与时俱进。从社会来讲,现代社会要求构成社会的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学习已不只是几个人的学习、一部分群体的学习,而是全民学习、全社会学习。从组织来讲,现在的学习不仅是个人的事情,它还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集团的事情。对于政党来讲,学习不仅仅是党员个人的自觉行为,而且是一种强制性的组织行为,各个党组织都应制定计划,确立制度,创造环境,使每一名党员成为学习型党员,每一位党的干部都成为学习型干部,每一个党的组织都成为学习型组织。通过把党建设成学习型政党,来引导整个社会向学习型社会迈进,实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21世纪的中国应处处成为人人皆学之邦”的伟大构想。
(二)学习的理念应由终结式、完成式向终身式、即时式转变
据有关专家们分析,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14岁接受教育就足以应付今后40年工作生活的需要;工业经济时代,求学时间为5—22岁;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则必须把学校义务教育延长为终身学习,即每个人在一辈子的工作生活中,必须持续不断地增强学习能力,方能获得成功。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国际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深刻地分析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为人类正在走向学习型社会,每一个人必须终身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
要做到终身学习、即时学习,就要使学习完完全全地融入生活,融入工作,做到生活学习化,工作学习化,把学习融入人生的每时每刻,成为“全时空学习”。我们党要实现向终身式、即时式学习转变必须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优势,借鉴和吸收学习型组织先进理念,在党内大力宣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终身学习、时时学习、会学习、能学习的学习理念,使这些理念在全党深入人心,并转化成党员的自觉行动。
(三)学习的方式应由单线式、灌输式向互动式、共生式转变
多年来,无论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如何改变,有一点则是不变的,这就是你教我学,先生永远是先生,学生永远是学生,教学中的主客体是基本稳定的。党员教育也是如此,政治说教多,联系实际少;老师讲得多,学员议得少,被动学习;教学形式单调、方法陈旧、呆板,大多采用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缺少启发式、交流式、互动式教学新模式;常常注重过程,往往忽略效果,使受教育者学
建设学习型政党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本文2006-02-19 18:51:00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47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