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育局领导在春季开学工作会上的讲话

栏目:指导讲话发布:2006-02-14浏览:2922下载202次收藏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扎实抓好教育教学工作
xx县教育局局长   xxx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县学校校长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成绩,鼓舞士气,找准差距,改进工作,明确方向,理清思路,增添措施,扎实抓好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2005年工作简要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教育系统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一年来,全县共争取项目资金1850万元,排除中小学校危房14.12万平方米,新、改、扩建校舍13万平方米;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争取远程教育项目资金1026万元,123所中小学全部装备了计算机,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设备设施、器材配备率达80%以上。二是“两免一补”有序开展。全年47063名学生享受“两免一补”,其中小学生31763人,特教学生329人,初中生14971人,共享受中央、省、县专项资金1122.8万元。其中免费教科书441.4万元,免杂费641.4万元,补助贫困住校生生活补助费40万元。三是安全工作稳步推进。大力开展争创“平安学校”活动,全县120所学校获得“平安学校”称号,其中7所学校获得“星级平安”学校称号。全年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四是教学质量逐步攀升。制定了小学、 初中、高中教育教学评估标准,狠抓了教育教学管理。31所初中、36所小学被表彰为二00五年度教育教学工作综合评估先进学校。五是“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各项普及指标稳中有升,小学入学率达99.37%,初中入学率达97.39%,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70.33%,特殊教育视听残生入学率达86.4%,智残生入学率达94.1%。学校布局日趋合理,教育部门办学校所数从1999年873所下降到655所。六是高中教育稳步发展。高中在校生由1999年的6432人发展到14105人。高考上线人数逐年攀升,2003年普高本科上线874人,2004年本科上线980人,2005年本科上线1106人,本科上线率达27.46%,xx中学西区建设全面竣工并评估验收为国家级示范高中。七是职业教育快速发展。xx职业中专学校顺利通过了“国家重点职业学校”和“省级骨干专业”评估验收,xx职教中心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各职业学校积极面向市场调整专业结构设置,职业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职高在校学生达4217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8%。八是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全县民办学校已发展到118所,在校学生从“九·五”期间的5032人发展到13021人,占全县学生总数的6.2%,初步形成了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九是广大师生奋力战胜了“6·7”洪灾,这次洪灾给我们教育部门造成了巨大损失,但我们没有因洪灾造成一所学校延误一天开学,没有因工作不到位,死伤一名师生,洪灾虽是坏事,但锻炼了教职工队伍,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十是“保先”教育活动取得实效。局机关、事业单位、学校按照县委要求,扎实开展了第一批、第二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得到了省、市督导组的充分肯定。我局以此为契机,认真搞好了教育行风建设,有效遏制了教育乱收费、乱订资料、乱办班、乱补课等现象,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好评。
二、2006年工作思路
今年是“十一五”实施的开局之年,我们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理清工作思路,扎实开展2006年各项工作。
(一)要突出农村教育、职业教育“两个重点”
农村教育一要加强农村学校的规范化建设,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基本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二要确保“普九”各项指标的巩固提高。三要不折不扣完成中小学危改任务,拟定好校舍维修改造规划。四要抓好控流防辍工作,进一步加强“两免一补”工作,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洪灾造成的“三无户”困难家庭子女和孤儿,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努力降低辍学率。五是切实解决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
要认真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统筹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协调发展。做好县职中国重和省重专业的巩固工作,加强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与培训,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体系。
(二)认真组织实施“六大工程”
一是实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程”。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首”,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认真研究新旧课程的平稳过渡以及新课程与中考、高考的衔接,创新教育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实施“培育和壮大优质高中工程”。培植和壮大优质高中教育,促进高中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建立示范高中帮扶薄弱高中制度,发挥优质高中的示范、辐射作用,加强教学研究和协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信息沟通。三是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工程”。加快数字化校园和“校校通”工程建设,大力实施西部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提高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四是实施“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认真抓好中小学危房改造,结合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薄弱学校改造,组织实施2006年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抓好重点项目建设,要多方筹集资金,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五是实施“高素质教师工程”。提高教师队伍师德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加大中青年教师的使用和培养,建立鼓励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激励机制。六是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从基础教育开始抓好人才培养工作,需建设一批辐射性强、服务范围广的农村寄宿制学校,与此同时,结合危房改造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
三、学校近期工作
(一)全力以赴,切实抓好开学工作
春季开学,动员学生入学,责任重大,各校要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想尽一切办法,逗硬各项工作措施,把开学的各项工作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不留盲区,不留死角。要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及党和国家关于义务教育的有关最新规定,动员广大家长按时依法送子女进入学校学习,把控辍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控辍”,确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得以落实。开学时,除了报名的教师在校接待家长、学生外,其余领导、教师必须下到村、社,深入学生家中,做细致工作,千方百计动员学生入学。各校要多渠道筹集资金,采用减、免、缓等帮扶措施,开展好教育系统“五个一帮一”活动(一名教师帮助一名后进生,一名教师救助一名贫困生,一名优秀学生帮助一名后进学生,一名优秀教师帮助一名青年教师,一所示范学校帮助一所薄弱学校),落实好免费教科书发放、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等工作,为贫困家庭及子女解除后顾之忧,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同时,认真解决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问题,认真抓好对留守儿童的入学、教育工作。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使开学工作尽快进入有序状态。各校在开学前组织教师对校园及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清扫,安排专人对学校校舍、教学设备设施、用电线路等进行一次大检查,对查出的隐患于开学前限期整改,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安排好学生到校后的吃、住等工作,为新学期开学创设安全和谐的氛围。
(二)科学防范,不折不扣抓好安全工作
学校安全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作,不是靠几项措施、几个活动就能解决的问题。2005年,我们教育部门狠抓了学校安全工作,思想重视,领导有力,全员参与,重心下移,管理到位,各个学校狠抓落实,成效显著。全年安全形势总体上是趋于平稳。全县有113所学校授予了“平安学校”称号,7所学校获“星级平安学校”称号,对3所学校给予了黄牌警示。各校要总结经验,找准差距,举一反三,扎实抓好2006年学校安全工作。
我县教育系统“线长、人多、面广”,一些问题仍时有发生。我们应看到,个别学校对安全问题认识不足,思想麻痹,认为“安全工作抓过了头”,安全检查走过场,整改措施不到位,制度流于形式;有些校长工作不深入,管理不到位,缺乏忧患意识,我认为,这种忽视安全、疏于管理的不良表现,应该及时纠正。我县经济基础薄弱,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安全设施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教育局领导在春季开学工作会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