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在校生、辍学生犯罪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犯罪率居高不下;大案要案多;犯罪主体低龄化、团伙化;手段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
因此,正确分析引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寻求解决的对策,是全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引起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引发青少年犯罪的主观原因: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在思想上有如下特点:
(1)思想认识上渐趋成熟,敏感好奇,富于想象力,喜欢模仿,但辩别是非能力差,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差,以致在追求新奇刺激时,极易受不良影响而违法犯罪;
(2)自我意识增强,对成年人的依赖心理减弱,逐步形成“自我中心”倾向,渴望独立,但因稚气未脱,往往不能如愿,使其理想与现实脱节,以致形成善恶颠倒的心理倾向;
(3)情绪情感不稳定,易于冲动,特别是狂暴的激情,往往使青少年不能自控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引发青少年犯罪的客观原因:
(1)家庭方面的原因:家庭教育的不当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直接原因。有调查表明,80%的青少年犯罪和家庭教育不当有关。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良的家庭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方法的不当 ,如父母离异、过分溺爱、打骂体罚等等。不良的家庭环境容易造就青少年孤僻、内向、专横、狭隘、自利、好胜、唯我的性格。这些不良心理在外界不良环境的熏染下极易迈向犯罪 深渊。
(2)社会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的社会运行机制尚处于一个不稳定且不断变化、不断转换的过程中,人们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生活追求呈现出多元化。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格格不入的现象,比 如色情小说、暴力凶杀影视、社会上各种不良现象或腐败风气的影响等等。这些不健康的东西像毒品一样在不断腐蚀着认识能力、辨别能力、控制能力
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几点思考
本文2006-02-06 19:42:00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47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