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正确分析和认识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奋力赶超,卓有成效地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刚才,谢海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今年全市的经济工作进行了总结,对明年的经济工作作了全面的部署。这些都是通过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反复讨论研究的,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正确分析和把握当前面临的形势,进一步坚定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信心
2004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大踏步前进,并取得辉煌成果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坚持不懈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遗余力地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全市主要经济指标都有了新的突破,创造了近10多年来的最好水平,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全面改善,产业素质明显提升,全市经济正进入一个快速、健康发展的上升时期。与此同时,我们抓住经济持续转好的机遇,不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组织实施了热电联供三期、娘子关供水二期、城市污水处理、旧城改造、义白路、村村通硬化路等一批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联,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工程,极大地改变了城乡环境面貌,使全市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确实可喜可贺、令人振奋。但是形势越好越容易忽视问题,发展越快越容易掩盖矛盾。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清楚地看到,我们所取得的成绩,主要还是十几年改革开放的积累效应、近年来调整产业结构的短期效应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带来的市场供求变化的市场效应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市经济自主增长的能力还十分脆弱,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经济发展基础还很不牢固。一是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资源型城市转型任重道远;二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仍然突出,城乡一体化发展任务艰巨;三是发展不足,城乡就业再就业压力加大;四是资源环境容量有限,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五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在分析问题、认识不足的同时,必须敏锐地看到,当前我们正处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好时期,面临着许多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一是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继续趋好。纵观世界格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展,资本、项目、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和整合规模空前,呈现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国际资本向亚太地区实行大转移的良好态势。从国内来讲,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明年全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8%,仍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吸引外资最多、最富活力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全国经济要保持高速增长,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和依赖度会更大,这对我市发挥资源优势、挖掘生产潜力、加快赶超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为我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创新体制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拓展了空间。二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非常有利。今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从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变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其核心仍然是压缩长线生产,扶持薄弱环节,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我们阳泉市生产的煤、工业材料、电都是国家急需的,都是“保”的对象。“压”的是淘汰那些落后工艺、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产业和项目,这对我们结构调整更是难得的机遇。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机遇,对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有市场、有效益的重大项目,抓紧规划、申报立项,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全省或国家的盘子。三是国内资本流动带来了难得机遇。目前,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正在加快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民间资本也在寻找新的发展空间,阳泉是东部沿海和京津唐地区向中西部辐射的枢纽,而且资源优势突出,这些都非常有利于我们在更大范围内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对接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开放,进而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与动力。四是从我们自身的条件来看,已经具备了蓄势待发、乘势而上的发展优势。经过这几年坚持不懈的经济结构调整,煤炭、电力、耐火等传统产业素质明显提高,经济活力明显增强;煤电铝、陶瓷、磁材、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支柱产业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这些都为全面实施赶超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机遇和挑战同在,希望与困难并存,我们既要清醒认识存在困难、挑战的严峻性,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又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并紧紧抓住这种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卓有成效地做好2005年全市经济工作。
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推动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阳泉的长远发展和全面进步,关键在于要更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坚持好、落实好,并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体现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从当前来讲,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全面贯彻“五个统筹”的基础上,抓住薄弱环节,突出工作重点,着力解决好三个问题。
一是发展速度效益质量问题。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特别是像我市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够仍然是最突出问题,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地推动经济的加速赶超。只有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才能为我市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逐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正确分析和认识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奋力赶超,卓有成效地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刚才,谢海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今年全市的经济工作进行了总结,对明年的经济工作作了全面的部署。这些都是通过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反复讨论研究的,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正确分析和把握当前面临的形势,进一步坚定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信心
2004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大踏步前进,并取得辉煌成果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坚持不懈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遗余力地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全市主要经济指标都有了新的突破,创造了近10多年来的最好水平,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全面改善,产业素质明显提升,全市经济正进入一个快速、健康发展的上升时期。与此同时,我们抓住经济持续转好的机遇,不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组织实施了热电联供三期、娘子关供水二期、城市污水处理、旧城改造、义白路、村村通硬化路等一批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联,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工程,极大地改变了城乡环境面貌,使全市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确实可喜可贺、令人振奋。但是形势越好越容易忽视问题,发展越快越容易掩盖矛盾。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清楚地看到,我们所取得的成绩,主要还是十几年改革开放的积累效应、近年来调整产业结构的短期效应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带来的市场供求变化的市场效应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市经济自主增长的能力还十分脆弱,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经济发展基础还很不牢固。一是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资源型城市转型任重道远;二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仍然突出,城乡一体化发展任务艰巨;三是发展不足,城乡就业再就业压力加大;四是资源环境容量有限,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五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在分析问题、认识不足的同时,必须敏锐地看到,当前我们正处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好时期,面临着许多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一是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继续趋好。纵观世界格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展,资本、项目、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和整合规模空前,呈现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国际资本向亚太地区实行大转移的良好态势。从国内来讲,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明年全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8%,仍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吸引外资最多、最富活力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全国经济要保持高速增长,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和依赖度会更大,这对我市发挥资源优势、挖掘生产潜力、加快赶超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为我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创新体制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拓展了空间。二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非常有利。今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从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变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其核心仍然是压缩长线生产,扶持薄弱环节,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我们阳泉市生产的煤、工业材料、电都是国家急需的,都是“保”的对象。“压”的是淘汰那些落后工艺、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产业和项目,这对我们结构调整更是难得的机遇。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机遇,对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有市场、有效益的重大项目,抓紧规划、申报立项,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全省或国家的盘子。三是国内资本流动带来了难得机遇。目前,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正在加快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民间资本也在寻找新的发展空间,阳泉是东部沿海和京津唐地区向中西部辐射的枢纽,而且资源优势突出,这些都非常有利于我们在更大范围内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对接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开放,进而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与动力。四是从我们自身的条件来看,已经具备了蓄势待发、乘势而上的发展优势。经过这几年坚持不懈的经济结构调整,煤炭、电力、耐火等传统产业素质明显提高,经济活力明显增强;煤电铝、陶瓷、磁材、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支柱产业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这些都为全面实施赶超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机遇和挑战同在,希望与困难并存,我们既要清醒认识存在困难、挑战的严峻性,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又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并紧紧抓住这种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卓有成效地做好2005年全市经济工作。
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推动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阳泉的长远发展和全面进步,关键在于要更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坚持好、落实好,并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体现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从当前来讲,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全面贯彻“五个统筹”的基础上,抓住薄弱环节,突出工作重点,着力解决好三个问题。
一是发展速度效益质量问题。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特别是像我市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够仍然是最突出问题,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地推动经济的加速赶超。只有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才能为我市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逐
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上一篇:公司职工代表大会讲话下一篇:在全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本文2006-01-04 11:30:00发表“指导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4612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