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事迹材料

栏目:事迹材料发布:2005-12-31浏览:2083下载141次收藏

陕县文化馆现有职工16人,内设8个部室,即办公室、群文调研部、文艺演出部、艺术展览部、民间艺术部、文化艺术培训中心、物业管理部、艺术幼儿园。馆舍建筑面积3640平方米,其中文化馆大楼1100平方米、艺术培训中心2540平方米。固定资产从原来的4.9万元增加到300多万元,是1996年前的60倍,馆内各种设备价值20万元左右。

近年来,我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真落实“三贴近”要求,进一步加强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了良好文化环境,取得显著成效。陕县文化馆先后被省文化厅表彰为“全省先进文化馆”、被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被三门峡市委宣传部评为“全市文化下乡先进单位”、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全县服务兴县富民标兵单位”、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二级馆”。

一、改革创新,注重发展,着力抓好基本阵地建设

基本阵地是开展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的必要条件和基础,也是文化馆职工施展才华的舞台。对此,我们有非常深刻的体会。1996年以前,我馆十几个人挤在县政府楼总共不到60平方米的四间小屋里,处于有馆无舍的尴尬境地,严重制约了文化活动的开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抓住县城西迁的机遇,争取到3亩划拨土地,在手无分文的情况下,全馆职工对“没有资金,如何建馆?”这一难题进行了苦苦的思索和反复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献计献策。从农民盖房先东挪西借,然后逐渐归还的事例中,悟出了“借鸡下蛋,负债经营”的现代意识。全馆上下,形成共识,果断地开始了新馆的建设。“观念一变天地宽”,通过争取财政拨款,职工集资,银行贷款,门面房使用权出让等方式,筹资84万元建成了总面积1100平方米的文化馆大楼。在此基础上,2001年我们又采取同样的办法,对文化馆西站分馆进行改造,投资196万元,建成了总面积2540平方米的陕县艺术培训中心大楼。有了这两幢共3640平方米的基本阵地,我们办起了文化艺术培训中心、陕州棋馆和艺术幼儿园,并拥有宽敞的排练厅和展览厅。如今的文化馆琴声悠悠、歌声阵阵、舞姿翩翩、翰墨飘香,真正成了群众活动的场所、培训的学校、联谊的桥梁、展示的舞台。

在抓好文化馆基本阵地建设的同时,我们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文化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投入很大精力指导乡(镇)宣传文化中心、村文化大院建设。近年来,建起高标准乡镇宣传文化活动中心17个,农村文化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事迹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