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奉公树立新风心得体会
“廉洁奉公,树立新风”心得体会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刻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实践力量、人格力量,夯实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涵养廉洁自律的道德修为。
“廉洁奉公 树立新风”,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五个具体目标之一。开展这次主题教育,要着力解决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方面的问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持续纠治“四风”,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
廉洁奉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在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始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熠熠生辉。包拯、海瑞、于成龙等世代传颂的“清官”,恪守“不贪为宝”的人生信条,抵挡住各种诱惑,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官,他们的浩然正气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焦裕禄,带领兰考群众战天斗地;“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谷文昌,在荒山石滩造林,留下满山木麻黄;群众心中的“最美扶贫书记”黄诗燕,被同事视为严于律己的“好班长”,他惟愿“省点时间干点事”……这些群众喜爱的好干部,都是严以律己、廉洁奉公的典型。
实现“廉洁奉公树立新风”的目标,上级要求必须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点杜绝腐败渎职。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在本部门、本系统,在分管的工作领域内,带头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带头涵养求真务实、团结奋斗的时代新风。
一要情系百姓,树立廉洁奉公意识。共产党人要时刻牢记党的群众路线,时刻牢记“民为邦本”,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工作中才能扑下身子,解决好惠民、富民问题。
二要牢记使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权力观包括四个方面:权力的来源,权力的本质,权力的功能,权力的归宿。一切权力都来自人民,一切权力都是人民意志的体现,一切权力都必须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一切权力都必须在人的监督与管理之下并最终回归人民。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权力观,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更大的责任、更重的嘱托,认真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主动接受组织和人民的监督,切实用好手中的权力,履行好工作职责,多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三要求真务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出什么政绩、怎样出政绩,不仅仅是方法、手段的问题,关键是要追求什么样的政绩。任何不顾群众利益、单纯追求眼前热闹表面风光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都是对人民的侵害,对共产党人服务宗旨的侵害。从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出发,运用手中的权力和职务条件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造福千家万户、子孙后代,这才是领导者最大的政绩,是马克思主义政绩观的根本要求。所以说,矫正和重塑领导干部政绩观,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过程和内容。
四要自律自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党员领导干部要常怀律己之心,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现实中所处环境的特殊需要。党章中,“清正廉洁”“勤政为民”明确了要求;宪法宣誓誓词中,“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昭示着决心。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清正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廉政勤政永远是人民的期盼。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不论是子罕拒玉,还是羊续悬鱼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古人淡泊名利、廉洁奉公的优秀品格。古往今来,贪腐者从不缺钱,缺的是自重自省、自警自立,缺的是坦坦荡荡、浩然正气,缺的是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的作风。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员干部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廉洁就像一面镜子,时刻提醒着我们要抵住诱惑,握住信念,守住清贫,耐住寂寞。如果挡不住今天的诱惑,那么将会失去的是明天的幸福。所以我们必须坚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坚守“清廉德”,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
今后,我将认真落实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认真学习,增强党性修养,在自己本职岗位上廉洁奉公、争创佳绩,永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为党的事业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廉洁奉公树立新风心得体会
本文2024-05-24 17:36:29发表“心得体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442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