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情况调研题纲
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情况调研提纲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作为基层政府必须要把强化基础建设摆在应急管理工作的首要位置长期抓紧抓好。全面加强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组织保证,随着社会发展和变革的不断加速,人们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特别是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类事故、各种事件在网上容易发酵传播,真相尤为重要,这也突显了应急管理的隐患防治的社会效益。
一是健全体制机制建设。基层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巩固各级政府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成果,规范乡镇应急所的设置标准,明确专(兼)职人员,我认为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和1名兼职,健全垂直化组织管理体系;按照“管行业管安全”的要求严格落实管理责任,避免应急管理“眉毛胡子一把抓”。形成应急统筹协调,行业多管齐下的“大安全”格局。
二是完善基层信息员队伍建设。应急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预测和防范,必须做到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要加强隐患排查,加强监测预警,确保信息畅通。按照“整合力量、多位一体”的要求,充分利用基层网格员,健全和整合基层信息员队伍,发挥“前哨”和“耳目”作用,第一时间报告灾害和风险隐患、违规违法行为和事故信息以及组织群众自救互救、避险转移安置,协助做好灾情统计报送、核查、损失评估和救助申报管理等工作,村里可以参照公益岗位的设置标准,给予一定的报酬。最后需要由村里经验丰富的“两委”成员负责汇总统计评估上报。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强培训、量化考核,提高突发事件预警信息通达覆盖率。去年全市在防汛期间,加强了“科技预防”措施,重点河流、水库、过水路面安装摄像头实时监控,利用无人机巡河,气象部门每2小时发布一次预警信息,各乡镇均至少有一名水利专家入驻,对鳏寡孤独等特殊群体专人负责包保,提前转移易受灾人员等等,在市应急局的整体部署和调度下,平稳度汛。
三是推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基层的初期处置能力对挽回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当前农村地区老龄化趋势明显,打造“一专多能”的应急救援队伍,由“单一灾种”救援向“全灾种、大应急”转型升级,由于人员都是兼职,所以在分组时要做好ab角设置,由过去的“只管本村”向“联防联控”转变,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第一时间应急处置能力,避免因为了完成数量设置而滥竽充数。
四是强化应急值班值守。转变作风强化担当责任,做好人民“守夜人”。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在岗带班、双人在岗值班值守工作要求,时刻保证通讯畅通,严禁出现值班空岗、脱岗现象,当天值班人员必须认真做好值班记录,确保遇到重要紧急突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妥善处置。节假日、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安排充足备勤人员,以临战的精神状态随时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五是加强应急保障。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层应急保障有效机制,确保基层应急管理经费、物资装备保障的落实。目前部分乡村两级财力有限,一时很难配齐标准化物资,是否可以探索就近培树保供商家,政府签约预订的方式储备一些非常用的物资。
乡镇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情况调研题纲
本文2024-04-04 13:59:30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441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