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如何打造人大代表板凳会基层人大工作品牌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24-02-27浏览:2301下载191次收藏

根据九教办发〔2023〕3号《关于在全市主题教育期间做好调查研究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本人结合人大工作实际,围绕“如何打造人大代表“板凳会”基层人大工作品牌”深入有关乡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换届以来,修水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断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的要求,以创建代表联络工作示范站为契机,以人大代表“板凳会”为抓手,不断探索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扎实推动人大代表上为党政分忧、下为百姓解愁,架好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截至目前,全县各级人大代表组织召开人大代表“板凳会”2000余场,参与群众达10万人次,收集问题3000余个,为群众办实事800余项,通过“板凳会”模式,实现了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零距离”。

一、当前人大代表“板凳会”取得的积极成效

通过一年多来的实践,人大代表“板凳会”因场地灵活、不拘形式,不仅创新了人大代表履职方式方法,而且进一步密切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彰显了新时代人大代表忠诚履职的责任与担当,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㈠丰富了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形式

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开展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活动,是代表依法履行职务,关注民生,集中民智,充分反映民意的重要形式。前不久,党中央部署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人大代表怎样才能更好地回到群众中去?修水县县乡人大围绕‘板凳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板凳会”没有固定会议室,不设会议主席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村民端着自己家板凳,大家围坐一团,同群众拉家常、讲真话、讲心里话,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较好地克服了代表在联络站坐等选民上门或走访选民过程中的不足,“板凳会”让人大代表与众多群众零距离接触,增强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互动性,既是坚持“人民至上”的内在要求,也是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体现,极大地丰富了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形式。

㈡拓展了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

代表法规定,代表应当与原选区选民或者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通过多种方式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诉求,努力为人民服务。现实中,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大多局限于走访选民收集意见建议,而在人大代表“板凳会”的探索实践过程中,广大人大代表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的同时,围绕县委重大决策部署,借助“板凳会”在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殡葬改革、抵制高价彩礼宣传,以及在围绕产业振兴、招商引资、基层治理中汇民智、当参谋、献良策,切实将广大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通过“板凳会”深度参与中心工作,在为民服务中站稳人民立场,助推代表履职与党委要求、社会需求、群众诉求同频共振,全方位助力经济社会建设高质量发展,有效拓展了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

㈢加强了代表联系群众能力的建设

人大代表既是一种身份,更是一份责任,特别是在除了参加有组织的活动外,还要在闭会期间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决定的,是人大代表执行职务、履行职责的本质要求,也是践行全过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如何打造人大代表板凳会基层人大工作品牌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