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积分制赋能乡村治理经验做法
**镇“积分制”赋能乡村治理
为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镇以基层治理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立实践、学典型,逐步实现以党建为引领、以积分制管理为“杠杆”撬动基层治理新格局,蹚出一条以党建为统领的“组织带动、积分促动、群众主动”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制定方案。各村均已成立由支村两委为主要成员的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为引领大力推广运用乡村治理积分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实现纷繁复杂村级事务标准化、具象化,让乡村治理工作可量化、有抓手;将村级管理服务事项以及农民群众关心的事务细化为清单,从而解决基层组织负担重、村级权力运行不规范,服务事项不清、责任不清等问题。制定评选细则与公示公开制度。每月由各村党员及村民代表组成的网格联络员入户进行交叉打分,领导小组定期核定村民本月加分扣分情况,每月召开村两委会对打分结果把关和排队,并通过村务公开栏、村民微信群等途径进行公示。村民对积分有异议的,可据实反映,在积分管理工作小组调查核实后,进行评定或调整。公示无异议后发放积分卡。截至目前,已有*个村开展一次评议活动,其余各村也已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三实四化”、“五洁一净”、“一优四净”等打分标准并着手筹备评议活动。制定积分兑换制度。按照“为民服务、高效便捷、严格管理、接受监督”的原则,**镇*个行政村以村规民约为依托,建立积分兑换流程制度,对村内常住户规范日常行为、参与乡村治理等行为实行积分量化管理,利用“乡风超市”予以实物兑换。通过建立起动态管理、可操作性强的积分体系,增强村民对积分评定的主动性,激发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和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有效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将乡村治理由“村里事”变成“家里事”,帮助解决全村的大小事、琐碎事、难解事。
制度激励。**镇坚持以设立“乡风超市”开展积分兑换为抓手,把积分制管理与乡风文明、环境整治等工作结合起来,村民通过积攒积分换取调味品、洗衣液等实用型生活用品,利用简单实用激励回馈制度,提高村民乡村治理积极性,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有效治理了环境卫生脏乱差和大操大办等不文明行为。目前,**镇各村已建立“乡风超市”,村民通过“乡风超市”兑换多种生活用品。管理精细化。**镇对现有“乡风超市”建设要求进行了安排,要求完善登记和发放台账,健全了规章制度并上墙。各村结合实际,重点围绕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工作,合理设置积分内容,细化积分事项,明确了积分项目、积分卡使用和管理方式,由专人负责积分登记、商品管理发放,做到操作明晰、评比公正、兑换清晰,“乡风超市”运行全过程建立台账,所有工作有迹可循。同时,加强管理员的服务能力,为超市规范管理、长效运行打好基础。运行常态化。深入挖掘积分超市助推乡村振兴的巨大潜力,推行积分兑换奖励模式,通过村集体列支、爱心人士捐资汇聚各方力量及时补充物品,为积分超市规范化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将积分兑换、文明创建、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环境整治等有机结合,让群众自愿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赚积分、兑商品,带动群众积极参与村容村貌整治提升、乡村建设等村级重点工作中来,使积分超市成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推动乡风文明的有效阵地。
广泛参与。将当地村长期居住的村民都纳入积分制管理范畴。将积分主要内容、评分标准、运行程序等环节交由群众商定,通过“说事议事”广泛征求农民群众意见和建议,让群众全程参与积分制的制度设计,确保积分制符合农民群众意愿,维护农民群众民主权利。加强推广运用宣传。将积分管理理念融入到村务管理各个环节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各项活动之中,通过大喇叭、微信群、支部书记工作队遍访等方式宣传积分制,切实扩大积分活动知晓率和参与度。塑造榜样正向引领。**镇不断在扩大积分制社会效益和宣传覆盖面上“下苦功”,真正让群众“尝甜头、得实惠”,迅速提升积分制“含金量”。向每次评比各片区排名第一的农户颁发流动红旗并给予积分奖励,对全年积分排名较高的先进典型予以表彰,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上、争当模范。
“积”出新干劲、“攒”出新风尚。**镇将积极通过推广运用“积分制”,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助推“小积分”成为抵制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强化乡村治理的“大渠道”,用“小积分”兑出乡村建设“大文明”,为乡村再添新画笔,绘就乡村振兴秀美新画卷。
乡镇积分制赋能乡村治理经验做法
本文2024-02-04 15:51:44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440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