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站巾帼花开别样红留守妇女手工互助小组活动计划书
“巾帼花开别样红”留守妇女手工
互助小组活动计划书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的男性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于是在农村逐渐形成庞大的留守妇女群体。面对夫妻两地分居,留守妇女在生产生活方面遭遇了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对留守妇女的具体现状来分析这一群体所面对的一些问题,从社会工作的角度,运用社会工作的实务方法,“留守妇女”已成为社会热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理论依据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他们还渴望自己有所归宿,被人承认和认同,成为集体中的一员。社会工作是一门实务性较强的学科,留守妇女互助自强小组工作是以“助人自助”为主旨,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方法,从优势视角为切入点,挖掘留守妇女的潜能,帮助其发展自身能力,习得解决困难的方法,提升面对留守生活的信心,以实现留守妇女自助。本小组专为社区内留守妇女而设,小组希望通过开展一些兴趣小组活动,从而可以帮助这些组员提高她们的动手能力,提高留守妇女互助行为和使留守妇女自身能力得到提升,促进留守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实现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最终实现留守妇女自助,提高自己的价值感,不再感觉生活难耐。
二、问题界定、需求评估
留守妇女,也称留守妻子,指丈夫外出后单独或与其他家庭成员居住在户籍地的妇女。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人口的流动性不断提高。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由于外出劳动力的主体是男性,组员、妇女和孩子留在户籍地,于是农村出现了留守妇女群体。她们忍受着与丈夫长年两地分居的孤寂,守着家中的一亩三分地,赡养组员,照顾孩子,一肩挑起全家的重担,她们被称为"留守妇女"。中国农业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全国有8700万农村留守人口,其中有4700万留守妇女。丈夫外出打工,与丈夫一同去打工,孩子没人看管,怕荒废了孩子未来和前程,在家管教孩子,伺俸公婆,又不能和丈夫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长期的性压抑,让她们烦躁而焦虑。她们就是这样艰难地选择着这种痛苦的生活,忍受着与分居的孤寂。繁重的体力劳动似乎还不难承受,让她们更加难以忍受的是长期的性压抑。酒泉是一座人口众多的城市,虽然经济并不算特别发达,但经过调查留守妇女的形势也日趋严重,在农村逐渐形成庞大的留守妇女群体,她们的生活状况问题也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为此就三道沟镇社区部分留守妇女开展互助支持小组。让留守妇女在社会工作者细致入微与长期的服务下,构建起互助协助的网络体系,激发留守妇女自身的动力,发现身边可利用资源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三、小组主题
“巾帼花开别样红”—留守妇女手工小组
四、实施单位
瓜州县宏慧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五、小组性质及活动介绍
1、小组名称:“巾帼花开别样红”—留守妇女手工互助小组
2、性质:激发潜能、交流分享小组
3、节数:6节
3、举行时间:2024年 0月 0日 — 3月6日
4、地点:三道沟镇文化大院三道沟镇社工站
5、人数:小组人数不多于12人,不小于6人
6、对象:三道沟镇社区留守妇女
六、小组目标
(一)整体目标
提供留守妇女彼此沟通和交往的平台,在原有社区亲缘、地缘关系与组员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互动中认识自我,通过分享生活经验和互助合作获得认同,构建适合留守妇女的互助网络。以此进一步培养留守妇女的兴趣爱好,丰富业余生活,促进有效沟通,鼓励她们看到自身优势,提高自我意识,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热爱自己的初心,在生活中找到放松自我的舞台,让留守妇女真正参与社会生活中,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幸福生活。
(二)具体目标
1、增进留守妇女之间的了解与认识,加深他们之间的沟通交流。
2、提高留守妇女的学习能力,如组员手、眼的协调能力。
3、通过制作手工点缀生活;同时也增加了辖区女性同胞的幸福感,促进辖区和谐、家庭和谐,也为辖区内的女性朋友们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拉近了她们之间的距离。
4、传承、发扬中国剪纸等手工传统文化。
七、组员招募
1、社区宣传栏、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张贴宣传海报。
2、通过qq、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招募通知邀请参加活动。
3、社区楼院网格站张贴活动通知,报名参加活动。
八、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程序安排
第 一 节小组
小组名称: 认识你我
小组地点: 三道沟镇社工站
小组日期: 2024年1月11日
小组时间: 14:30 — 15:30 &n
社工站巾帼花开别样红留守妇女手工互助小组活动计划书
本文2024-01-10 14:48:39发表“模板范例”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440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