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典型村庄规划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24-01-04浏览:2408下载184次收藏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助力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本次培训班深入乡村,了解社会现实,提高自身素质,弘扬新时代董存瑞精神,坚定四个自信。经过县委党校的周密策划与安排,中青班先后到达双滦区偏桥镇大贵口村、承德县高寺台镇牧蓝谷、仓子乡唐家湾村、隆化县张三营镇东风村、茅荆坝镇新局子村、热河山谷和七家镇白杨沟村深入基层调研,通过进行镇村负责人座谈和企业负责人介绍,结合当地发展成就与不足、优势与困难进行总结,并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和时代要求

(一)实施乡村振兴是全面小康和建设现代化的必然要

求。我国农村人口总量庞大,因此没有乡村振兴与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农业是聚力创新的基础领域,农村是高水平全面小康的突出短板。乡村振兴战略紧扣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农民群众带来新期待、新希望。

(二)实施乡村振兴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纵观古今,许多地区均存在城乡差距加大的情况。乡村在我国构成部分占有重要地位。乡村振兴战略用于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增强乡村吸引力,构建新时代乡村可持续发展机制,既是对乡村地位和作用的肯定,也是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乡村的地位与作用。

二、实施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总体要求,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因此,带动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让乡村成为人民向往的美丽家园,实现新时代乡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

三、实施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

(一)依托资源,打造品牌

双滦区偏桥镇大贵口村依托大贵口村良好的生态环境、田园风光和传统民俗文化,联合承德避暑文化产业园区有限公司,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开展保护式开发,建设了莲花山景区。实现村集体村民双增收。承德县仓子乡唐家湾村坐拥大片地热田,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目前建成2419米深地热井一座,规划设计了9000平的露天王府温泉。隆化县七家镇白杨沟村涵盖了幸福乡村客厅、山间民宿、契丹古墓遗址保护等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餐饮、温泉康养、遗址参观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这个项目运营之后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能够让村民到这里面务工增收,而且还能引导周边的群众发展民宿旅游项目。因此,乡村振兴要跳出单一农业发展模式,依托自然资源和农业特色,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形成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竞争力的农业地理标志品牌。

(二)完善基础,提升服务

隆化县张三营镇东风村伊逊河水流域治理、田间路改造提升、稻田文化创意等6个项目,正在全力推进,集水稻产加销、旅游观光、乡村民宿等于一体的农旅结合和美乡村已初具模型。以“厕所革命”作为突破口,建立健全了农村厕所设备维修、粪污清掏、粪污无害化处理利用、公厕管护、运维监管“五项机制”,实现了农村厕所长效管护。将农村厕所粪污清掏纳入第三方服务,新购置大型吸粪车3辆、小型吸粪车20辆,以“小车抽、大车运”方式实施整村集中清掏,降低清掏价格。新建月处理能力600吨人居粪污处理中心1处,产生的液体肥通过水肥一体化系统还田。建成农村厕所长效管护监管平台,精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智慧管理。乡村振兴要按照“补缺补短补软”的要求,不断改善乡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条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要深化为民服务。

四、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产业发展不均衡。受地理位置、资源等条件因素限制,隆化县乃至整个承德地区收入来源依托旅游、餐饮等服务行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各项社会资源更易向旅游资源充实地区倾斜。其他地区建设只能依靠财政支持,社会资本占比较低,乡村主体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示范区域重建设轻管护现象比较突出。

(二)农村产业依然不大不强。一是缺少大而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各类农业主体大都仍处于低小散状态。二是产业发展缺少资金支撑,村集体收入来源单一,持续增收渠道少,农民的农业生产收入增长缓慢,在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持续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三)农村产业配套落后。快速发展的工业和服务业主要聚集在城市周围,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供给也更加充足。而农村却存在人口减少、资源要素外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公共产品相对短缺等问题。目前来看,尽管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已有显著改善,但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年轻劳动力离开农村奔向城市,为城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弱化了农村自身发展能力。

五、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做好“三农”工作的战略部署,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一是要牢牢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要建设的农业强国,既要具备世界上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也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国际上农业强国普遍具备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等共同特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遵循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农业生产中的资本要素和科技要素投入,改变劳动生产率偏低的现状,推动农业由大向强的转变。同时,还要从我国国情农情出发,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吸取国外农业发展曾经出现过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深刻教训,不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生态低碳农业,赓续农耕文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二是在要素资源配置上优先考虑农业农村。资金投入、用地配置、金融支持等政策要素都要向“三农”倾斜。特别是对调研中反映较多的农村产业用地需求问题,建议进行专项调查、认真研究。对一些农业临时设施的搭建、自产自销农产品加工展销用地应尽量放宽政策。还应出台一些有吸引力的,支持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工商资本下乡的配套政策,并持续发力。三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要优先考虑农业农村。在农业保险、农村交通、饮水住房安全、养老服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加快补齐短板、完善提高;继续深入做好村集体经济消薄防滑、低收入农户脱贫防贫减贫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尤其是今年极端干旱天气造成的损失提醒我们必须加快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要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品种范围,加大参保的财政补助力度。保险公司要提高保额,降低保险费率,并合理及时足额理赔,切实提高农业抗风险的能力,增强乡村振兴的信心。

(二)进一步加强示范引领推进全面振兴。

示范带建设应尽量覆盖到更多的乡镇街道和村居,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未覆盖到的地方,要深入广泛宣传乡村振兴的政策和示范带成果,增强乡村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自然禀赋和区位条件设计振兴目标。要克服等靠要思想,积极主动筹措资金,广泛发动社会资本参与,打造自己的示范带、示范点。有关部门要适应乡村振兴战略新要求,整合资金,联动配合,聚焦发力,把示范带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美丽风景线,努力实现以点带面、由线到片的全面振兴。

(三)进一步引导农村产业做大做强。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各级政府要像重视工业一样重视农村产业振兴。一是重点扶持优势产业。注重品牌带动,大力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国家和省级名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并对同类产品进行整合提高,避免无序竞争。二是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由简单的种养殖模式向高效生态农业转型升级,并拉长产业链,增强农村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电子商务、乡村休闲旅游、森林康养、特色民宿经济等,加快培育新业态。三是推动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引入农业院校、科研单位在我市建立相关科研基地。努力打造一批产业链条全、示范带动强的现代化乡村产业园、田园综合体等产业发展平台。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三位一体”合作体系和农村要素配置改革,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户开展经营合作,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发展“一村一品”,带动农民增收。

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典型村庄规划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