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总结及经验汇报材料汇编

栏目:年终总结发布:2023-11-27浏览:2873下载272次收藏

 2023年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总结及经验汇报材料汇编

目 录

1.日喀则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1

2.新宁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4

3.鹤壁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效综述 6

4.平城区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综述 9

5.攀枝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11

6.通辽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15

7.临江市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20

8.隆回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24

9.中卫市书写文明城市创建新答卷综述 27

10.城步苗族自治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31

11.洞口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33

12.玉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综述 35

13.巴中市以惠民利民为抓手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综述 38

14.大同市教育系统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42

15.双清区教育系统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46

16.鹤壁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效综述 48

17.临江市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51

18.磴口县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55

19.云州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常态长效管理工作综述 59

20.衡水高新区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62

21.衡水高新区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65

22.铜仁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综述 68

23.永州市全域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71

24.杭锦后旗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75

25.大同市交通运输系统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综述 79

26.运城市常态化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81

27.巴中市创建文明城市综述 85

28.常德市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91

29.东营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94

30.襄阳市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97

31.崆峒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综述 103

32.北海市行政审批局开展创城活动综述 106

33.驻马店市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综述 109

34.邵东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114

城市更文明生活更美好

日喀则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2023年4月12日)

日喀则,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老、悠久。经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洗礼,这座古城在古韵中展露新颜,在积淀中发生蝶变,在变化中迎接美好。如今,城市面貌靓丽,居住环境适宜,群众生活幸福

第七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在日喀则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日喀则市委创城办带领全市干部群众秉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的理念,建强组织机构,强化宣传引导,加强业务培训,加大督查力度,发挥联动机制,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全力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项工作。

一、高位推动,凝聚全民创建强大动能

日喀则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为第一副组长,一名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市四大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市(中、区)直单位一级责任人为成员的创建专班。建立以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单位分管副职为直接责任人、科室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的创城工作“三级责任体系”,各级各部门各负其责、狠抓落实,广大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同心同向、广泛参与,奏响创建工作大合唱。

同时,日喀则市形成专题调度、通报点评、督查考核、奖惩问责、负面清单“五大机制”,并针对《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操作手册》进行全面的任务分解,将考核任务细分到每个行业部门,把责任落实到人,实现创城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

此外,日喀则市制订《日喀则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考核奖惩办法》,针对时间节点落实的任务、实际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下发工作提醒单,保证各项任务有谋划、有措施、有整改、有落实;定期组织市级领导带队的督导检查工作,针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督促相关部门整改,形成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紧盯任务,全方位无死角大力推进

创城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非一日之功,也不会一蹴而就。两年来,日喀则市通过会议培训、点位实地观摩等方法,分类别分层级、全方位全覆盖开展培训,制订《日喀则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精品点位实施方案》,对全部实地考察点位进行多轮次全覆盖式督导督查,力争测评点位规范达标。日喀则市还制订《关于开展“喜迎二十大、礼赞新时代”十项专项行动》方案,按照“对标全国一流,打造精致城市”工作要求,全面推进10项重点任务落实,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努力让“城市更美好”“生活更幸福”。

2021年以来,日喀则市根据原有格局,深入推进“机制到包街、人员到包街、责任到包街、处置到包街”的工作思路,科学化分包制度,将全市各级各部门纳入管理范围,启动包街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实现卫生净好、秩序良好、设施完好、市貌美好、居民反映称好的“五好”标准。截至目前,共督导各部门开展包街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次。

同时,日喀则市按照“一线研究、一线督办、一线落实”的工作要求,由日喀则市委创城办负责人亲自带队,建立落实组长全面负责制、督导督查责任包干制、问责交办督办制、信息日报制和工作例会制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紧盯重难点问题和突出问题,利用专项检查、晨晚检查,日督查日报告、周安排周汇报。同时,按照实地任务进行督查,由督查组按照相关工作程序下达“三色单”(白色提醒单、黄色督办单、红色督办单),持续深入开展督导督查工作,有效推动工作落实。

为巩固城区交通治理成果,严格落实交通秩序管理责任制度,突出解决主次干道、重要路口等的交通秩序问题,确保城区交通秩序良好有序运行,日喀则市制订《交通秩序大整治实施方案》等文件,2021年4月起至7月底和2023年3月起至6月底开展“交通秩序大整治”,并组织日喀则市公安交警支队、城管局、交运局等部门,开展出租车、黑车、车辆乱停乱放专项检查。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活动10余次,处理各类违法、违停车辆40余辆。

三、丰富载体,全域融合激发创建动力

创城和老百姓息息相关,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为民、惠民、利民工程,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

日喀则市运用多种宣传手段,普及志愿服务知识,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增强人们对志愿服务的认知认同。加大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依托全市党员志愿服务基础,持续开展“阳光周末”“周三交通志愿”等文明实践活动。截至目前,共开展“阳光周末”活动20余次,交通文明引导志愿服务活动40余

次,建立活动“红黑榜”机制,共发布“红黑榜”21期,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创文明城志愿服务良好氛围。

日喀则市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设立12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志愿者活跃在街头巷尾,处处红马甲、人人献爱心成为日喀则的最美风景。该市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城乡互补、相互融合、全域共建”的思路,下大力气推进棚改、市政道路、体育场、城市“双修”等城镇项目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宜居宜业宜游”新形象。

此外,日喀则市按照《第五届西藏自治区文明城市评选办法》的测评结果与综合评判,大力推进县区创城工作,亚东县、江孜县、白朗县、拉孜县、南木林县、萨迦县、谢通门县、萨嘎县、康马县、吉隆县被评选为第五届自治区级文明城市,其他县城也被评为自治区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持之以恒抓创建文明城市展新姿

新宁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2023年5月19日)

近年来,新宁县委、县政府以创建文明城市为目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不断拓展文明创建的深度和广度,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现在,该县城市精致精美,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文明新风深入人心,文明创建硕果累累。

一、党建引领抓创建文明实践成风尚

新宁县于2004年第一次创成省级文明城市。2022年第四次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并开始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

启动创文工作以来,新宁县坚持高位推动,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每月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形成了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文明乡镇创建为纽带,文明村创建为基础的全域创文工作格局。

该县将“党建+文明创建”的工作模式融入日常,以创建服务型机关为载体,积极推进“5个到户”,强化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形成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长效机制,推动文明创建走深走实。

新宁县强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建设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16个,组建志愿服务队457支。并常态化组织开展文明交通、文艺文化、科普宣传、法律服务、助学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让文明实践蔚然成风。

二、优化环境抓创建强基固本促提升

新宁县坚持文明创建硬件、软件一起抓,有力推动文明创建持续升级。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完成了县城解放路、大兴路、春风路、舜皇路等主要交通道路的提质改造,拉通园艺南路、广场路延伸段等道路。建成县人民医院外科大楼、中医医院新院区、城区智能停车场、芙蓉学校等一批惠民项目。

以优化政务服务为主线,建成一流的县级市民服务中心,拓展乡镇、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便民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同时,积极推动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并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广泛开展“新时代好少年”评选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新宁县强化公益广告宣传,传播文明理念,引领文明风尚。以塑造文明乡风为目标,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村民居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村民居民自治组织,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移风易俗,遵德守礼、向上向善。

三、产业带动抓创建融合发展迈新路

新宁县坚持以产业发展促进文明创建,把文明创建融入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文明城市创建与特色产业发展互融互促、相得益彰的新路子。

新宁县不断丰富城市旅游业态,持续举办中国崀山脐橙文化旅游节、潇湘

100越野赛、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环球旅游小姐大赛等重大活动,提升了旅游县城的品位和形象。

该县把脐橙集成产业发展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主抓手,促进脐橙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脐橙品质产量和产值不断提高。充分结合产业园区、文明村镇、美丽乡村建设,精心打造农旅融合整体旅游线路,让果园变景区,“橙道”变“游道”,形成了一幅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优美画卷。

四、典型示范抓创建成风化人润无声

新宁县把典型示范作为文明创建的主抓手,坚持以文化人,让文明之花处处盛开。

目前,新宁共有全国文明单位、文明村镇6个,全国文明家庭2户,省级文明单位系列15个,市级文明单位系列52个,县级以上文明村220个。1人获评全国道德模范,2人获评湖南省道德模范,1人荣获湖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12人入选邵阳市道德模范。好人系列中,新宁县有4人入选中国好人,29人上榜湖南好人,47人获评邵阳好人。文明家庭系列,新宁县有1户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2户家庭评为湖南省文明家庭。全县获市级以上精神文明系列表彰奖励200多人次,好人现象已成为新宁的文明标杆。

文明创建结硕果,踔厉奋发向未来。下一步,新宁县将以全域创文为统筹,全面建设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

初心璀璨 文明花开 城市更美好

鹤壁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效综述

(2023年3月20日)

“快看,公园里的海棠、樱花都开了,真漂亮!”3月18日,在开发区嵩山体育公园,白色的樱花、紫红色的海棠在阳光下怒放,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

前来赏花拍照。让生活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这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也是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主旋律。

我市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外创环境与功能,内创精神和素质,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城市设施日趋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秩序日益规范,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吸引力竞争力不断提升。

高位推动

坚守“创建为民”初心

“华夏南路的樱花开了,真是漂亮极了!”阳春三月,鹤城大街小巷生机盎然,鲜花盛开;丰源农贸市场内环境整洁有序,面貌焕然一新;桃园公园里市民怡然自得从目之所及到身之所感,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一时一地的变化,而是始终向好的进步。我市在创建中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秉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利民、创建靠民的思想,把创建落实到每一座公园、每一条街巷、每一个小区、每一块绿地,给群众带去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变化。

249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452个住宅小区实现物业全覆盖、加快“一刻钟

(15分钟)生活圈”建设等,文明创建围绕群众衣食住行蓬勃开展、强力推进。建设提升小型便民超市396个,打造食品安全示范街20条。评选出23个“四星级文明小区”和17个“五星级文明小区”。打造日间照料中心180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1个。新建改造社区综合服务中心64个、自助政务服务站10个。打造书香社区、国学教育、家长学校等活动场所69处,建成淇河书屋25座,投放图书25万册,新建运动场馆45个等一系列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给城市带来喜人变化。

同心聚力

树牢“创建惠民”理念

“我本来准备搬走呢,现在这里改得这么好,干净不说,出门就能看花、休闲,我决定不走了。”在山城区爱情小巷住了20多年的王保琴说。

文明创建是方向,惠民利民便民是目标。对老百姓来说,获得感、幸福感就是身边的美好变化。我市坚持从群众需求出发,坚定城市创建“一盘棋”思想,各县区互促互进、主动作为,实现了“1+1>2”的文明城市创建效果。

浚县将城市创建与脱贫攻坚相结合,让城市创建在村镇扎根、为脱贫助力;

淇县将“双十”行动与国家卫生县城创建相结合,顺利通过评审公示;淇滨区建设了淇河生态旅游度假区,成为全市第一个省级生态县(区);山城区对13条背街小巷进行改造,让曾经的“老破旧”向“美新靓”蝶变;鹤山区实施城市创建“365”网格化管理机制,形成城市精细化管理格局;开发区实施“增绿、提质、添彩”三大工程,打造了30多家花园式工厂;宝山经开区建设3个绿色文化广场、5个游园;示范区将智慧公交站亭、街角景观、爱心驿站等元素融入道路生态改造提升工程,激发了发展新活力,实现了群众生活精品化、智能化、便捷化。

共建共享

走好“创建靠民”路线

“请往后面退一下,别超过停车线。”鹤城街头的路口,在文明交通引导员的指挥下,交通井然有序。超市、医院里,排队成为大家的自觉习惯;礼让斑马线、遛狗都拴绳、垃圾不落地正成为更多市民的行为自觉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一幅幅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文明城市画卷徐徐展开。

人以城为家,城以人为本。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改变的是城市的“面子”,惠及的是市民“里子”,结出的是百姓文明的“果子”。而这背后,凝聚的是民心,支持的是民意。

我市以城市创建为契机,统筹推进百城提质工程和城市更新行动,打通断头路、卡脖路44条,建设公交站点、港湾290个,使城市交通路网更加便捷。整治线缆132万米,新建、改建公厕150座,增设休闲座椅956套,使市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18家农贸市场完成更新改造,居民购物环境更加舒适。常态化推进“清洁家园”行动,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开展交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2023年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总结及经验汇报材料汇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