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养老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养老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要点安排,8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玉玺带领调研组,到市社会福利中心、大杨镇敬老院、张店乡福寿源颐养之家等地,调研养老事业发展情况。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现场询问、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等方式,详细了解养老事业发展、养老服务体系能力建设、医养康养结合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委托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人大常委会自行开展调研并提交调研报告。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事业发展工作,不断强化养老基本服务保障,持续规范运营管理、着力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养老事业有序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市常住人口496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92万人,占总人口的18.5%;65岁以上老人71.5万人,占总人口的14.4%。全市现有各类养老机构215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含公建民营)135家,民办养老机构80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72家,共有养老床位2.8万张,护理型养老床位1.9万张,占比67.9%。
(一)注重机制建设,制度体系日趋完善。市政府将养老事业发展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建立由27家单位参与的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制定出台《xx市养老服务设施布点专项规划》《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通知》及高龄津贴补贴、居家适老化改造等政策措施,发布市级养老服务清单,为我市养老事业有序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将养老服务机构布局纳入总体规划,采取多种方式保障专业规划的养老设施用地需求。对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机构建设,给予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等补助,2023年发放补贴467万元。深化农村敬老院改革,把农村敬老院管理服务人员工资报酬和管理服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公办养老机构日常运转。
(二)强化资金保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持续加大扶持资金投入,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养老资金3.7亿元,将社会福利事业彩票公益金用于支持养老事业发展,福彩公益金投入1.1亿元。加大养老服务基础设施投入,拨付资金7000余万元,对全市63家农村敬老院实施提档升级和消防设施改造。强化失能失智老人服务经费保障,发放运营补贴资金3161万元。落实高龄津贴和特困供养政策,在全省率先建立高龄津贴普惠制度,累计发放高龄津贴6622万元,加大对失能五保老人的服务保障力度,集中供养特困人员1993人,集中供养率达到60.8%。投资1614万元为6160户空巢老人、特困供养户、年满80周岁以上的低保老人等困难老年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坚持多措并举,供给能力持续提高。公办养老机构设施设备不断完善,全市现有公办养老机构135家,配套床位1.6万张,配备管理服务人员1005人,购置活动器材和设施68套。积极扶持发展民办养老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全市现有民办养老机构80家,床位1.2万张。居家养老模式稳步推进,2021年以来,投入资金237.6万元,为1.7万人提供21.6万人次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开展家庭
关于全市养老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本文2023-09-22 18:35:20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437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