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以小田并大田为抓手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23-04-21浏览:2088下载191次收藏

以“小田并大田”为抓手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调研报告

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就农村土地改革问题作出要求,提出“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总结地方“小田并大田”等经验,探索在农民自愿前提下,结合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逐步解决细碎化问题。自2019年起,我镇就“小田并大田”为抓手,启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以此解决土地零碎化问题,现结合我镇近几年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

2019年我镇在桃园村、长堰村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区实施耕地面积4800多亩,总投资1100多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田地整治,水利灌溉设施配套、机耕路、田间生产道、耕地施肥等。2021年我镇在高岗村、洪桥村开展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实施耕地面积5700多亩,总投资1300多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田地整治、老河道灌溉渠道整修、农田水利工程设施配套、耕地施肥等。今年我镇将在宋大郢村、椿洪村、油坊村和祝墩村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实施耕地面积1.64万亩,总投资4100多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田地整治、小田并大田、灌溉渠道整修、农田水利工程设施配套、耕地施肥等。

二、xx镇以“小田并大田”为抓手,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做法

xx镇近几年来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十分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从项目的规划设计到项目落地施工到项目最后的验收交付,全过程参与,实时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第一时间为群众排忧解难,同时给施工企业搞好服务。

一是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在高标农田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到项目所在村专门召开群众会,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规划项目的建设内容和设计思路。设计初稿出来后,再次到现场逐一比对,对设计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调整,从而保证了高标项目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下一步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组织保障,压实责任。在高标农田项目建设施工阶段,镇成立高标农田建设项目领导组,镇主要领导任组长,镇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抽调镇水利、农技等部门人员以及项目所在村书记为组员,全面搞好高标农田项目建设服务工作。高标农田建设现场,领导组每天都有人参与监督和协调相关工作,同时还邀请区水利、农业部门来给予技术指导,从而保证了高标农田建设项目顺利完工。

三是联合验收,加强管护。在高标农田项目验收交付阶段,邀请项目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区水利、农业部门参加,进行联合验收,验收合格后移交到村,由项目所在村村委会落实管护责任。

三、xx镇以“小田并大田”为抓手,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工作成效

通过“小田并大田”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开展,在节约土地种植成本、提高流转费用、增加土地面积、提高土地产值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减少种地成本,提高农民收入。在“小田并大田”之前,有的农户家耕地有十几小块,在合并成一块大田交给农户耕种后,大田生产带来了规模化效应。通过计算发现,土地归并一亩地可以节省化肥及人工费用大概60元,此外增产水稻50公斤。

二是提高流转费用,有利于机械化。通过小田并大田,再重新分给农户,农户耕地由一户多块变为一户一大块或者相邻几大块后,农户的收种时间明显缩短,以前收种一季要20多天,现在只需要7天左右。过去机械每亩收种要100-120元,现在只要70-80元。此外还推动了土地流转,全镇3万亩承包地,全部规模流转,每年每亩承包费800元左右。

三是增加土地面积,减少坝埂占地。实施小田并大田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后,所有地块合成一地,干农活不用到处跑。土地合并后又解决了田间管理费时又费力的问题,好收又好种。同时通过合并归整,可以减少田埂墒沟占地情况,增加土地面积,提高了农民收入。

四、xx镇以“小田并大田”为抓手,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虽然我镇的“小田并大田”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土地细碎化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自然因素限制较多。xx镇地处江淮分水岭,丘岗相连,冲畈相间,是典型的丘陵地貌,实施小田并大田,工程施工难度大。

二是土地面积形状不一。xx镇大部分田块零碎,塝田多,即使实施小田并大田后,田块面积也是大的大、小的小,形状也不规整,不能整齐划一。

三是土地流转阻力很大。土地没有进行大面积流转,小田并大田后,由于权属关系,仍要大田划小田分到农户,农户间又会重筑田埂划界,有效耕地面积增加不多。

四是后续管护经费欠缺。高标农田建成后管护经费缺乏,项目效益不能充分发挥。高标农田项目建成交付后,在现行的分散经营体制下,大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高标农田项目工程由于管护不到位,管护经费缺乏,大大降低了高标农田项目工程的实际效益。

五、对以“小田并大田”为抓手,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高度结合。在不改变耕地用途,在群众自愿有偿前提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全面流转,这样不仅有利于高标项目的顺利建设推进,减少项目建设中的矛盾纠纷,而且更有利于项目的优化设计,发挥出项目的最大化建设效益。

二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建设,各具特色。建设高标项目,就要把耕地、水源、生产道路、排溉渠系等结合起来通盘考虑,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不能以某些强制性指标为依据,搞一刀切,以达到改善和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三是加强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后管护和利用。首先对已建设好的高标准农田,按照基本农田保护的法律法规进行重点保护。其次是明确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高标准农田建成后,要建立统一的、规范的标志牌,载明面积、范围、主要设施和管护责任单位、责任人等。第三,落实高标农田管护经费来源,确保高标农田建成后有正常的维护经费,保证高标农田建成后能发挥长期效益。

以小田并大田为抓手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