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要后悔呢?
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泰戈尔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生而无悔,然而当生活中遇到了不如意的事情,我们还会再一次地将现实结果与可能的更好结果进行对比,体验到消极的情绪,进而产生后悔情绪。抱怨当初决断的失误。那你知道后悔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吗?
我们总会做出一些决策行为,当结果不尽人意时,便会将真实结果与更好的假设结果进行对比,在评价的基础上产生负面情感体验,对不如意的真实结果进行内部归因,进而产生改变现实结果的动机或行为——后悔。比如上高一选科时,你听说许多人因畏惧物理的难度而放弃物理,结果会导致高考时物理的赋分会很高,于是你选择了物理,结果发现许多选择物理的同学都是出于对物理的爱好,而自己因学习难度大,不仅学起来很难,而且分数一直很低。因而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后悔情绪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研究表明后悔代表着对不幸事件的自责,如果经常沉湎于后悔之中,不仅会降低我们对生活的满意度,还会削弱我们应对消极事件的能力。因而我们应当力求避免长时间沉湎在后悔的不良情绪之中。怎样避免呢?首先当然是决策时的明智,最大限度地避免将来出现令我们后悔的局面。然而任何决策都不可能万无一失,如果决策时出现了偏差,那就要尽可能地从心理和现实两方面进行调整,不要做无谓的长吁短叹。
我们应该怎样平和地面对后悔情绪呢?
第一,意识到它的普遍性。你要坚信,每一天会存在成千上万的人和你一样,为着同样的事情而悔恨万分。张忠谋不是正在后悔吗?他将台积电搬到美国,结果发现美国人完全不兑现当初的承诺,他深深地后悔,我当初怎么昏了头相信美国人的谎言呢?郭台铭不是正在后悔吗?他满以为撤离大陆照样能赚钱,结果去了美国、印度才发现,那里的工人讲“人权”,从来不加班干活。这两位都是世界级的大佬都会做错事,都会后悔,我这点小失误又算得了什么呢?
第二,要学会自嘲。几乎我们所有人都经历过,十分痛苦和懊悔的情况,幽默甚至黑色幽默能帮助我们度过难关,因为它能连接我们生活的两个极端,正极和负极,给我们的生活注入一点电流。当马云在北京发展失败时,他也曾后悔:我为什么来北京呢?我当初在杭州发展该多好?鲁迅先生也是到日本后,看了中国人麻木不仁地看日本人杀中国人的纪录片之后,才后悔自己选择学医救国是错误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最初选择的是实验物理,一直到他做实验烧毁了实验室,才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实验物理,这才改走理论物理的研究道路,以前多年的心血几乎是白费了,令他后悔莫及。如此顶尖级的人物都曾后悔不迭,看来这世界上没有不后悔的人,我们何必为此而懊恼呢?
第三,通过时间的流逝,抚平一切。“想当初怎样,现在又如何后悔”,当我们将过往当作了笑谈,那么,我们从态度上已经学会了豁达,那是时间抚平了我们内心的那些小情绪。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他深悔自己不该那么莽撞地反对皇上主导的变法。但是后悔有用吗?与其后悔自己过去的不理智行为,不如理智地过好今后的每一天。于是他豁达地“侣鱼虾而友麋鹿”,赏“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过起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生活,结果成了名垂千古的大诗人。
世上有“后悔药”吗?
no!
该不该后悔?不该。但最重要的应是“怎么解决?”
未被贬谪,苏轼无论如何想不到他有朝一日会写出《赤壁赋》《赤壁怀古》这样优秀的作品,从而成为名流千古的大文豪。埋头学医,未看到展现中国人愚昧的纪录片的鲁迅,万万也想不到他会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世人。杨振宁如果没有做实验失败,他或许还认为自己能在实验物理上有成就,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在理论物理方面或诺奖。由此看来,后悔实在是没有任何意义。最后好的办法是:发现自己选择错了,该怎么解决。兴许这次错误正好是人生走向辉煌的重大转折点。
总有一天,你回过头来看看,你就会发现,你的每个经历,每次错误、每次失败,都帮助你走向了你应该成为的那个人。
你为什么要后悔呢?
本文2023-04-14 17:13:46发表“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434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