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中心采访文化名人的同期声
融媒体中心采访文化名人的同期声 记者:今天我们很荣幸的请到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康乐县作家协会主席马晓春老师,请他谈谈描写莲花山或者康乐古诗词的看法。 马晓春:莲花山不仅自然风光优美,气候宜人,而且是洮岷“花儿”北路流派莲花山花儿的故乡。“花儿”被称为“中国大西北之魂”和“活着的诗经”而享誉大西北。莲花山花儿具有极强的文化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实用价值,在整个西北地区乃至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国内外学者称为“西北之魂”、“西北百科全书”。2004年10月,康乐县莲花山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于“中国花儿保护基地”称号。2005年,莲花山花儿被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诗词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她与胜景总是相辅相成,风光与诗情交相辉映。明清以来,一些文人雅士登临莲花山,写下了多首流传至今的诗句。“天削莲峰第一台,芙蓉四面望中开。松围石磴盘石上,袖拂天花带雨来。”杨沂恕(明代庶吉士)的《莲花山》,吴镇(清代拔贡,曾任沅州知府)的《赞莲花山》,邓隆(清代河州进士,西夏文著名学者)的《莲花山(三首)》,清代佚名的《莲花游记》,(民国,曾任康乐县县长)赵文清的《莲花山》,将莲花山的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庐山之美、青城之幽、峨嵋之秀,虚幻缥缈,如梦如幻,展现的美轮美奂,如痴如醉。古典诗词讲究余韵,“花儿”可谓撕心裂肺。明清以来的这些文人雅士赞美莲花山和莲花山花儿的诗词,好似刚刚绽开苞蕾的牡丹,如同憋足了劲儿非要大大开破了不可的牡丹,经久不衰,广为流传。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融媒体中心采访文化名人的同期声
点击下载
本文2023-01-10 07:39:23发表“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433539.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