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下的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探索与思考
党建引领下的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探索与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行和发展职业经理人制度已成为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华能集团最先实施市场化机制的单位,华能资本公司积极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在激活企业人才活力、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华能资本公司发展成为国内产业办金融的领先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什么是职业经理人
从现代企业制度来看,职业经理人是指在一个所有权、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中承担法人财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全面负责企业经营管理,对法人财产拥有绝对经营权和管理权的职业。
由企业在职业经理人市场(包括社会职业经理人市场和企业内部职业经理人市场)中聘任,而其自身以受薪、股票期权等为获得报酬主要方式的职业化企业经营管理专家。
一般来说,职业经理人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一是专业化。职业经理人是专门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人,履行委托人赋予的职责,具备工作岗位要求的专业化能力,体现出专业化的特征;
二是职业化。职业经理人应该符合职业化要求,能够按照公认的职业规范和要求行事,遵守职业道德准则,承担所要承担的责任;
三是市场化。职业经理人是一种社会化的公共资源,受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所支配,按照市场规则获取相应报酬,在市场上有序流动;
四是契约化。市场化企业通过契约将职业经理人与公司结合成为一个整体,职业经理人通过契约授权范围管理他人、调动资源、进行决策。
国务院国资委设立后,国有企业也开始了职业经理人的引进。2003年以来,中组部、国资委已先后多批次组织中央企业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职业经理人。
目前,职业经理人制度已在部分央企总部、二级企业及三级企业推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职业经理人已发展成为推动包括中央企业在内的整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群体。
| 华能资本公司职业经理人的实践情况
华能资本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能资本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能集团)金融资产的投资、管理专业化机构和金融服务平台,是央企中较早推行职业经理人机制的企业。
职业经理人机制对于激活华能资本公司所属企业人才活力、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华能资本公司发展成为国内产业办金融的领先者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立十六年来,华能资本公司在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和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建成了一支素质优秀的职业经理人队伍。目前,华能资本公司控管企业共40位高管层面的职业经理人。
从来源来看,有的是职务晋升,有的是轮岗交流,有的是分工调整。从年龄来看,平均年龄47岁,平均司龄9.7年。从学历来看,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有27人,其中博士5人。从政治面貌看,党员32人,非党员8人。
这些职业经理人是一批年富力强、有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是一批素质优秀、锐意进取的管理团队,他们持续开拓,敢于担当,为华能资本公司的十几年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建立了较完备的职业经理人制度体系。统筹监管机构、集团管理要求和企业实际,华能资本公司制定并不断优化职业经理人相关前置制度、程序制度及管理制度。
前置制度方面,通过企业章程、“三重一大”制度等载体,明确了法人治理、董事会、党委会、经理层的管理权限。
程序制度方面,根据企业人才队伍情况
党建引领下的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探索与思考
本文2022-12-04 11:23:51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433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