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22-11-22浏览:2660下载170次收藏

    近年来,我县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加大投入,着力加强文体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大投入,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日渐完善。

  近年来,我县把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积极争取项目投入,多方筹措资金,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x个,乡镇体育中心x个,村文化活动室、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xx个,农家书屋xx个,村体育场xx个;每个村配套有图书、音响出版物2000余册,电脑、投影仪等文化设备齐全;xx年投资xx余万元实施了农村广播电视“村村响”和“户户通”工程,建成“村村通”工程xx处,为xx 万个农户安装了卫星接收设备,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全县乡(镇)、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成。

  (二)夯实基础,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逐步完善。

  一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投入使用。xx年投资xx万元,在xx等乡镇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x个,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x平方米,为二层砖混结构楼房,一层设文化活动室、体育活动室;二层设图书阅览室、科普宣传及电教室、办公室,同时配备了价值10万元的音响、投影仪、电脑、电视、桌椅等文化设备,已全部安装到位。二是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利用3年时间,在全县建成农家书屋79个,给每个农家书屋配备了图书1400多种,1500多册,音像制品70多种,150多张,实现了村级农家书屋全覆盖,切实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三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运行良好。投资xx万元建成了xx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个,村级服务点xx个,为县级支中心配备了电脑、液晶电视、打印机、传真机、投影仪、移动播放器等设备,为每个村级服务点配备了投影仪、碟机、音箱等设备,实现了我县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覆盖。四是“村村响”、户户通和村村通长通久通。xx年底全面完成了农村广播“村村响”、广播电视“户户通”、“村村通”的建设任务,实现了县域农村广播“村村响”、广播电视“户户通”、“村村通”的全覆盖。

  (三)创新载体,群众文化生活日趋丰富。

  一是发挥农民文化主体作用。在“送文化下乡”的同时,开展“种文化”工作,利用传统和重大节日、庙会等,开展民间艺术和民俗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鼓励指导民间力量兴办了社火表演、弦子腔演出、自乐班献艺等活动,这些自办文化活动,为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创建了一批文化示范村,开展了“农村文化活动示范点”评选,推动了农村文化发展。二是开发民间优秀文化资源。xx年,根据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的文化资源,编排了《xx》、《xx》、《xx》等民俗文化节目,首次将我县民俗文化搬上舞台,演出后好评如潮,实现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双赢。

  (四)扶培并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