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栏目:年终总结发布:2022-11-14浏览:2117下载140次收藏

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的鲜明导向,深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市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呈现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55.3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居全省第10位;一产增加值32.4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居全省第9位;一产固定资产投资75559万元,同比增长38.4%,增速居全省第6位;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6.87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居全省第5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82元,同比增长5.8%,增速居全省第14位。预计全年农林牧渔总产值、一产增加值同比增长5%;一产固定资产投资10.26亿元,同比增长32%;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5亿元,同比增长1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16元,同比增长7.5%。

一、主要工作成效及亮点

一是粮食生产取得新成效。夏粮实现面积、单产、总产、单价、效益“五增”,获省农业农村厅通报表扬。完成优质专用水稻种植面积111万亩,超任务11万亩,占耕地面积之比达94%。坚持江河引水、灌区调水、打井取水、人工降水“四水并重”,坚决打赢抗旱保苗攻坚战,8月23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来铜调研给予充分肯定,8月25日《农民日报》给予刊登推介。10月19日,全省秋种(油菜)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副省长张曙光对我市秋种(油菜)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二是园区建设取得新突破。xx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xx普济圩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3个。

三是美丽乡村展现新面貌。义安区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枞阳县连续两年、义安区连续六年荣获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区)。积极推进农旅融合,义安区钟鸣镇水村村获得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义安区“宏新庄园”获得2022年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累计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共2个、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9个、市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40个。阳县麒麟镇岱鳌村(白茶)入选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公示名单。

四是农村改革迈出新步伐。铜官区西湖镇联合村、枞阳县白柳镇山河村、义安区顺安镇星月村被评为首批省级农村”三变”改革典型示范村。枞阳县农民方爱春荣获2022年“大国农匠”全国农民技能大赛种养能手类水产养殖一等奖、2022年全国高素质农教育培训“百名保供先锋”荣誉称号。

二、主要工作做法

(一)稳步提升粮油稳产保供能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书记给我省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重要回信精神,制定出台《xx市多种粮种好粮实施方案》。一是不折不扣完成粮食播种任务。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153.24万亩(其中夏粮19.34万亩、早稻26.6万亩、秋粮107.3万亩),超省下达任务2.24万亩;完成油菜播种面积41.55万亩,超省下达任务1.32万亩;完成小麦播种面积19.5万亩,超省下达任务0.1万亩;完成大豆播种面积7.71万亩,超省下达任务1.31万亩。二是做优做精粮油种植结构。推行“按图索粮”和订单生产,全市完成优质专用水稻种植面积111万亩,超任务11万亩;创建优质专用稻高质高效示范区9万亩。5000亩以上优质专用水稻单品种示范片达17个,面积近25万亩,订单比例达90%以上。三是夯实夯牢农业基础设施。2022年度全市高标准农田15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成建设面积6.58万亩,工程形象进度67%。设施蔬菜种植面积2.94万亩,同比增长5.35%。四是落实落细各项田管措施。累计科学田管面积645万亩次、防治面积245.5万亩次,小麦实际病粒率低于3%,实现“虫口夺粮”。五是持续稳定畜禽肉蛋产能。能繁母猪存栏量1.22万头、规模猪场(户)72个,分别占省下达任务的152.5%和128.6%;对1个国家级、2个省级和7个市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进行授牌。肉类总产3.52万吨,同比增长3.83%;蛋类总产3.61万吨,同比增长11.08%;家禽存栏908.85万羽、出栏1095.86万只,与去年基本持平。六是做大做强现代渔业养殖。预计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1.04万吨,同比增长3.65%,水产健康养殖示范面积比重达65%。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3.2万亩,实施绿色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0.21万亩。建成工厂化设施渔业智能温控大棚近10万平方米。生产各类水产苗种约16.6亿尾,其中大口黑鲈7.4亿尾。

(二)着力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加大经营主体培育。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9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1家、市级258家,基本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格局,带动农户约24万户。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3个、市级4个。培育家庭农场2931家、农民合作社1601家,其中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6家、省级25家、市县级127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80家、市县级250家。累计创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8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6个。二是提升规上农产品加工业。强化对现有规上企业监测,密切跟踪服务。加大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摸排力度,建立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库,截至目前,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58家,新申报入规5家,待国家统计局审定。三是推进基地园区建设。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园总规划面积83.44万亩,年产值92.92亿元。成功创建xx普济圩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3个;xx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安徽省旭阳粮食产业联合体等9个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通过评估认定,安徽胡氏食品有限公司等5个基地纳入2022年示范创建。截至目前,14个基地总产值达13.35亿元,总产值同比增幅达16.7%。四是强化“双招双引”。深入实施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链招商,分季度开展了“大干四十天、冲刺二季度”“百日攻坚、实干争先”“聚力攻坚、迎战百日”等专项活动,成立线索摸排、洽谈推进、签约开工、综合服务等4个专班。截至目前,产业链在谈项目71个,总投资557.37亿元;签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