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OPSIS模型的天津市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
张蕊 邱亮亮
摘要:为了丰富和发展现有的城镇化质量研究体系,谋求天津市更加健康长远的发展,本研究基于城镇化质量内涵,在系统论的指导下,结合频度分析法、理论分析法构建了一套由5个方面24项具体指标组成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topsis模型进行指标权重赋值并进行城镇化质量综合打分,对天津市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并与北京市、河北省进行横向比较。研究表明,天津市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镇化质量不足以支持天津更高水准的发展,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不协调。因此天津市应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着力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全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
关键词:topsis模型;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天津市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0)14-0246-05
1?引言
“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建设新型城镇化,加大城市病防治力度,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等。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党中央高度重视天津自身的发展以及在协同发展中发挥的作用。目前各省市都在积极进行城镇化质量方面的研究,以谋求更加健康长远的发展。截至2016年底,天津市国民生产总值为17885.39亿元,常住人口1562.1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2.93%。天津市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人口最集中、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但天津市对于城镇化质量的研究很少,同时在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住房、医疗卫生,环境污染,生态破环等现实问题,这也促使天津市对城镇化质量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有关城镇化质量的研究
城镇化质量的研究最早开始于西方国家,但由于各国城镇化发展的差异以及国外学者学科背景的不同,导致对于城镇化质量研究的角度也各有千秋。 2001 年联合国人居中心从城市发展质量的角度出发构建包括生产能力、基础设施、废物处理、健康和教育5个方面的指标体系[1]。daly[2]和 mac laren[3]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可知国外学者对城镇化质量进行研究仅仅局限在一个方面,这种研究方法虽然可以将所研究方面阐述得细致明了,但无法把握全局、全面评述。故国外的研究方法不完全适合天津市实际情况,但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2?国内有关城镇化质量的研究
国内学者根据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现状也逐渐将城镇化质量分3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
(1)内涵研究。叶裕民 [4]、白先春 [5]、方创琳[6]等都对城镇化质量进行了诠释。
(2)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叶裕民 [4]、郝华勇 [7]、阎东彬[8]侧重于综合考虑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陈明洋[9]、孙晓红[10]、李变花[11]等侧重于农村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杨新新[12]、李江苏[13]等侧重于居民生活质量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3)评估方法研究。彭璇运用综合评价法对京津冀城镇化质量进行了研究[14]。续亚萍、俞会新基于主成分分析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了评价[15]。郝华勇[16]、张漫[17]基于熵值法对研究区域城镇化质量进行了测度。马黎勇基于聚类分析对陕西省各市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了评价[18]。
可知,我国城镇化质量研究存在3个问题,第一,对于城镇化内涵的理解没有形成公认的定义。第二,对于城镇化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第三,缺乏城镇化质量实证研究。因此,我国的城镇化质量研究应面向世界,不断丰富理论体系,加强实证研究,拓宽研究视野,增加研究角度。
3?天津市城镇化发展现状
天津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人口最多、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目前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和吞吐量巨大的重要港口,在“一带一路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3.1?经济发展状况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至2014年,天津市全市生产总值达15726.93亿元,是2000年的9.2倍;人均gdp为105231元,是2000年的6.1倍;地均gdp为13197.22元,是2000年的9.2倍;第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7766.08亿元、7759.32亿元,是2000年的9.0倍、10.2倍。第二、三产业比重和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为98.7%和92.3%,相比2000年增加3%和9%。就经济发展而言,天津市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生产总值最高的地区之一,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加快了城镇化速度,提高了城镇化质量(表1)。
3.2?社会发展状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至2014年,天津市的社会保障覆盖率为55.41%,相比2000年增加40.45%;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为5.67人,相比2000年减少0.83人;万人公交车拥有量为13.41标台,相比2000年增加2.51标台;百人图书馆藏书为105.35册,相比2000年增加26.84册。可见天津市的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得到不断的完善,但是由于人口的快速增加,上学、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问题显现出来,或将成为影响城镇化质量提高的短板(表2)。
3.3?居民生活状况
经济的飞速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居民生活的改善。至2014年,天津市居民人均收入为28938.02元,是2000年的4.4倍;恩格尔系数为32.89,相比2000年降低8.27;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1.82 m2,相比2000年增加7.92 m2;百户私家车拥有量为31.28辆,相比2000年增加25.1辆。天津市居民的收入大幅度上涨,恩格尔系数有效降低,在食住行方面都有了極大的改善,由此可知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表3)。
3.4?生态环境状况
随着城镇化进程中环境问题的凸显,绿色环保的发展方式、生产理念、生活方式逐渐深入人心。至2014年,天津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1.28%,相比2000年增加16.82%;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47.90%,相比2000年下降30.60%;污水集中处理率为91.04%,相比2000年提高40.63%;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为96.70%,相比2000年提高33.70%;万元gdp能耗为0.52吨标准煤,相比2000年减少1.12吨标准煤。可见天津市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城市绿化和污染物的治理,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倡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但就目前而言,天津市空气质量的改善将继续面临严峻的挑战(表4)。
3.5?城乡一体化状况
自2000年以來,天津市人口迅速增加。至2014年,天津市常住人口到达1516.81万人,城镇人口1248.04万人,占总人口数的82.28%。相比2000年,城镇化率提高24.52%;城镇建设用地为10.54%,相比2000年提高7.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1506元和17104元,城乡收入差为14402元,2000年城乡收入差为3770.55元;城乡恩格尔系数之比1∶1.03,低于2000年的1∶1.06。可见天津市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建设有序推进,城市、农村都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有所改善,但城乡收入仍存在较大差距(表5)。
4?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指标体系结构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讲,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因此在指标选取上必须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关联性、动态性、多样性,全面反映城镇化各个方面的发展,使指标体系更具有科学性。故本研究立足于天津市城镇化发展现状,综合考量国内外研究动态,基于系统论思想,采用频度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完成指标体系总体框架的构建和具体指标的选择,将城镇化指标分解成经济发展子系统、社会发展子系统、生活质量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和城乡一体化子系5个方面,共24项具体指标。通过topsis模型计算得到二级指标层具体指标权值(表6)。
4.2?评价方法
假设有n年m个指标,形成n×m的矩阵,则xij表示第i年的第j个指标的数值。(i=1、2、3……n,j=1、2、3……m)。
(9)计算各城市与最优方案的接近度。
通过接近度对城镇化质量的综合评价,可以划分为四个等级:0≤ci
基于TOPSIS模型的天津市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
本文2022-11-11 22:04:15发表“城建环卫”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431765.html